物化

2023-12-26

    物化 :

物化个体易成为某种工具,失去自主性,被任意对待或侵犯。例如,男性把女性的外貌或身体看作女性的全部;医生给患者贴上某种疾病的标签;个体把外在物质的追求当作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等,都是物化的表现。

对物化问题的研究始于1997年美国学者B.L.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 L.Fredrickson)和T.-A.罗伯茨(Tomi-Ann Roberts),他们以物化理论为框架描述和分析了女性的性物化和自我物化现象,认为人际交往情境中向女性吹口哨、抛媚眼,对女性的打量、身体注视,以及杂志、电视、广告等媒体中在描绘女性时对身体特征的过度强调,会形成性物化的文化环境。在这种文化环境中女性的身体,甚至身体的某些部位、性功能等与女性自身相分离,女性沦为一种工具,或认为这些就可以代表女性本身(性物化)。生活在此文化背景中的女性内化这种观点并对自己的体貌进行习惯性的监控(自我物化),这就导致一些女性产生羞耻、焦虑、高峰体验降低、对人身安全产生更多的担忧等情绪问题,进而发展出进食障碍、抑郁、性功能障碍等健康问题。这些现象会因个体的年龄、所处的阶级和阶层、道德观、价值观、个性特征、个人生活史,以及当时的人际和生活情境不同,而在类型和程度上有不同的表现。要降低和消除这些消极影响,除在社会层面上加强对各种媒体的管理和引导外,也可从个体角度进行改善,如通过认知调整,让个体对此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和警戒;通过体育运动(如瑜伽等)使个体以更直接和积极的方式来感知自己的身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