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2023-12-13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经常出现在绑架等涉及人质危机的犯罪中。这一名词起源于1973年发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的一起银行抢劫案。3名作案人挟持了4名(3女1男)银行职员与警方对峙。经过130个小时的营救,犯罪因绑匪的放弃而中止。其间,绑匪对人质恩威并施,但没有对人质进行伤害。事件结束几个月后,4名曾被绑架的受害人拒绝在刑事诉讼中指控犯罪人,甚至为绑匪筹措资金。他们表示不痛恨绑架者,并因在被绑架期间未受伤害而感激绑架者。最初对此现象命名的是瑞典精神病学家N.贝杰茹特,他是当时该案的精神病学顾问。此后研究者发现,这种现象在集中营和个别乱伦案件中也有发生。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形成,与受害人在危机或受害情境中感受到的恐惧、压力与求生欲望有关。人质在被挟持期间,会因为对犯罪人的刻板印象,以及对方的恐吓而出现伤害或死亡预期,当这种结果并未现实地发生时,他们会对加害人予以感激。对绑架者所持有的动机、目的和价值观的认同,会形成由共同信仰、需要维系的“我们意识”,将自己与绑架者归类为同一群体,并产生合作。受害人在无助状态下与加害人之间的情感互动、生活互助,也会导致其对加害人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