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凝聚力的加强

2023-11-22
群体凝聚力的加强: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它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团结力,因为团结主要是指成员之间的吸引力,而凝聚力则是指群体吸引其成员积极从事群体内的活动,使成员不离开群体的力量。一般而言,凝聚力强的群体内部气氛民主,成员之间沟通频繁,交往顺畅;成员的归属感强烈,群体活动的出席率高;成员的责任心强,能自觉维护群体利益,愿意承担相关的责任。因此增强群体凝聚力便成为维持群体存在和提高群体效能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群体丧失了凝聚力,就会像一盘散沙,使群体名存实亡。但这并不意味着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的活动效率越高。因为群体凝聚力对群体效率的影响与外界的诱导有关。高凝聚力的群体,其成员行为高度一致,个体服从群体的倾向较强,如果加以积极诱导,可以极大地提高群体活动的效率。反之,若出现消极的诱导,则有可能降低群体的活动效率。

群体凝聚力是衡量课堂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教师应该采取措施提高课堂里群体的凝聚力。首先要了解群体凝聚力的大小,可以让课堂里的每一位学生把形容班长的15个形容词,按照符合班长情况的程度来排队。然后再让每一位学生根据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程度,也将15个形容词排队。最后用斯皮尔曼等级相

6∑d(2上标)关系数的公式r=1一——计算出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趋向

n(n-1)于1,表示该群体的凝聚力越强。其次,努力提高学生个体目标与群体目标一致性。个体目标与群体目标的一致性高,群体的效率总是高的,相反,活动效率却是低的。其中特别是目标一致性高与群体凝聚力强的结合,该群体的活动效率是最高的,而群体凝聚力强的群体内,若目标一致性低,则其活动效率是最低的。再次,引导课堂里的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人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使他们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这样,当群体取得成功或遭遇失败时,所有成员都有共同的感受,从感情上爱护自己所属的群体。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的行为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他们的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