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群体的管理(3)

2023-11-21
课堂群体的管理(3):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以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竞争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共同争夺的目标,二是竞争的各方必须争夺同一个对象,三是竞争的结果必使一方获胜。竞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一个人从初中考入高中,从高中又考入大学,无不经过若干次的竞争才进入适当的工作岗位。课堂里的竞争包括群体间的竞争和群体内的竞争。班级之间的竞争属于群体间的竞争,班内学生之间的竞争属于群体内的竞争。各种竞争通常都能激发个人的努力,提高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缩小个人的能力与成绩之间的差距,提高学习效率。竞争也能使学生较好地发现自己尚未显示出来的潜力和自己的局限性,有助于自觉地克服某些不良的人格特征。竞争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与工作的兴趣,使集体生活更富有生气。因而适度的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但是,如果群体成员的态度与情感都属于自我定向,对学习和工作又缺乏直接兴趣,竞争就有可能使一部分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抑制学习和竞争的积极性,从不胜任的任务中退缩下来,降低他们在群体中的地位。由于竞争比较强调优异的成绩和名次,容易忽视活动的内在价值和创造性。由于优异成绩总是与某个具体的人联系在一起,因而容易将别人的成绩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千方百计地想超过对方,导致竞赛动机过于强烈,损害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并最终对学习和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避免人际竞争的消极作用,有的心理学家主张合作学习,开展群体之间的竞争。有人曾将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被告知,他们的期末成绩将视每个人在群体内的相对名次而定。也就是说,别人的成绩高了,自己的成绩就会相对降低。其目的是使学生在组内相互竞争。另一个组的学生则被告知,期末成绩将以小组为单位来评定,小组成绩的高低将视该组在各组中的相对位置而定,其目的在于使组内成员相互合作而参与组间竞争。结果发现,合作组不但在学习成绩方面优于竞争组,而且组内的人际关系也比较融洽。当然,也有心理学家提倡自我竞争,以学生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竞争,力争以现在的我超过过去的我。这样既能发挥竞争的积极作用,又能避免消极作用。

人际关系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据列文格研究,人际关系的发展经历零接触、注意、表面接触、情感融合等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说明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是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相互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是主要的人际交往工具。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信息发出者首先要把意义信息符号化,即将传送的意义信息编码为可以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记载的代码,然后通过各种信道将符号化的信息发送出去,最后由信息接受者经译码将符号化的信息还原成意义信息。如果信息接受者只接受信息而不反馈,就是单向交往。若信息接受者在接受信息后还向信息发出者传出反馈则属于双向交往。不管何种交往,都能使学生目标明确,消除误会和避免冲突,保持态度一致与行为协调,有序地在课堂里学习和活动,体验群体生活的愉悦,增强个人安全感,从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