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辅导员心理咨询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023-11-29
提升辅导员心理咨询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心理咨询有别于思想政治教育,它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因此,辅导员应注重心理咨询理论与技能的学习,努力提升心理咨询技术水平。

  1.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是掌握心理咨询技术的基础,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辅导员应当有针对性的学习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心理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有利于辅导员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情绪波动、性格特点、气质类型、兴趣爱好和能力高低等方面的个体差异。[2]从而在日常的咨询工作中能够做到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处理学生问题。

  2.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2.1保密原则

  保密原则是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良好心理咨询关系的建立依赖于此。[3]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时,虽然不会像专业心理咨询那样深入,但也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不随意泄露学生的隐私。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确保心理咨询工作顺利进行。

  2.2自愿原则

  心理咨询认为来访者只有自己感到心理不适,为此烦恼并主动求助,这样才有改善自己的动力。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被动来做咨询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抱有抵触情绪,有意无意回避实质性问题。面对这类学生,辅导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用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来转化学生的态度,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顺利展开咨询活动。

  2.3价值中立原则

  心理咨询强调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接纳来访者的一切,不轻易批判来访者,不掺杂自己的私人情感,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来访者。辅导员为学生做心理咨询时,要充分尊重、理解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但是也要注意出于高校育人的目标要求,辅导员也要审时度势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干预。[4]

  2.4 助人自助原则

  心理咨询强调来访者本人的自主性,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来访者通过自我探索,自主做出判断和选择。辅导员在做咨询时应当明确自己的角色,切忌越俎代庖直接替学生做决定、解决问题,应当多启发,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5发展性原则

  做心理咨询时要注意,其实绝大部分来访者都没有心理疾病,只是在适应、情绪、自我认知等方面存在暂时性困难,他们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是可以发挥自身潜能从而解决问题的。因此辅导员在做心理咨询时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将学生的问题贴上某种“疾病”的标签,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帮助其提高适应能力,建立起内外协调的发展机制。

  3.掌握心理咨询的常用技术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不仅需要完全接纳来访者,体验来访者的内心痛苦,还要根据每一位来访者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5]作为辅导员,要学习不同的心理咨询技巧和治疗方法。高校可通过定期举办心理咨询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培训、选派辅导员外出进修等方式,提高辅导员的心理咨询技术。

  4.掌握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应对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个性特征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辅导员应认真学习和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普遍特点和个性特征,常见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特征,掌握鉴别学生心理问题严重程度的能力和常用的危机干预技术,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