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策略与方法:1. 心理治疗阶段
目的在于帮助有问题的孩子减少心理冲突,保持心理平衡。班主任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利用班级文化的影响,发展儿童的情感和认知水平,创造良好和谐的班级环境,避免孩子的孤独感和压抑情绪。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儿童走出焦虑、恐惧的心理困境。
在心理治疗方面,教师首先应减少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刺激。例如,对于在课堂上无法控制情绪、爱捣乱的学生,教师不能大声呵斥责罚,更不能用过激的肢体动作来对待特殊孩子,否则会加剧情绪反常的表现。因为他们没有认知能力,对事物缺乏判断的能力,当然就不能从“对”与“错”的角度去评价自己的行为。每当学生M扰乱课堂时,笔者就先稳定她的情绪,再试着与她对话,尽量轻言细语,给她创造安静的氛围。笔者从她凌乱的回答中发现,可能是因为孩子回想起假日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沉浸在当时的兴奋状态,或者下课被其他孩子欺负或嘲笑,他们敏感的神经受到挑战,从而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或是莫名的情绪低落而显得烦躁、易怒。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M在日常中的异常行为越来越多,需要安抚的时间也更长了。为了不影响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笔者只能与其父母联系,每次M的妈妈出现时,她就像找到了靠山,内心的恐惧与胆怯明显减少。这可能是班集体还没能给她足够的安全感,当教师不在场的时候,其他学生是否有欺负她的行为?M是否受到外班同学的攻击?笔者应该多了解,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
教师的行动语言是其他孩子的榜样。在笔者的影响下,班里的其他孩子逐渐学会保护M,甚至有外班学生欺负学生M时,孩子们都能挺身而出,帮助M“打抱不平”。从三年级到五年级,M逐渐融入了班级生活,大家也对M偶尔的异常表现习以为常。
在与孩子对话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增加与儿童交流的机会太重要了。这些孩子表现得孤独,但有与别人交往的欲望。M能敏感地知道谁对她“好”,她喜欢同和蔼可亲的英语老师交朋友,喜欢与老师分享她的快乐,包括从肢体上亲近老师,主动与老师打招呼。师生真诚地交流能打开他们的心扉,减轻他们内心的恐惧与胆怯,对平稳他们暴躁易怒的情绪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教师的心理辅导、沟通不应只是发生在孩子表现出行为情绪异常行为出现之后,而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当教师的心理安抚不起作用,孩子的亢奋状况持续的时间较长时,应与监护人沟通,建议少量的药物控制,已达到控制亢奋情绪的目的。
2. 行为矫正阶段
行为矫正阶段包括公布希望的行为,对期望的行为进行简单定义,直接教授期望的行为,帮助情绪行为儿童逐步形成固定的良好行为习惯,帮助他们认知不良行为习惯的弊端。通过心理与行为习惯的矫正,使他们能适应常规教学。
学生L不具备正常的学习能力,也拒绝和别的孩子交流,教师利用其他孩子早读的时间,让他在特教教室玩游戏,课题组教师轮流值日。通过观察发现,L玩游戏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长,尤其喜欢玩球类游戏和积木游戏,但有其他同学在场的时候,不能合作完成游?颉=淌ο纫?导L与一名同伴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大家分工把积木放到指定的地方并归类放好。预期目的达到后增加难度:让L与两位班里的孩子投篮比赛,在规定的时间里,投篮多的同学取胜。由于教师降低了对抗比赛的难度,L与其他同学也能按游戏规则完成任务。 行为矫正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宣泄不良情绪,对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有意义的;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孩子手脚动作的协调发展,从而锻炼孩子的应变能力、识记能力,为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打好基础。
3. 认知能力提高阶段
认知疗法阶段:情绪行为障碍儿童与弱智儿童是有明显区别的。教师应尊重他们原有的认知水平,重视对他们学业技巧的指导,使他们在听、说、读、写方面得到发展,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普通意义上的“认知能力”指的是一个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及注意力,包括对事物的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几个因素。它指的是理性思维这一部分,同时还包括社会认知能力,即社会交往的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能力等。
笔者在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理性思维部分所占的比例非常小,记忆也不能为思维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相对来说,感觉能力在认知能力方面所占的比重较大。这种认知能力的不协调,使这类儿童缺乏纵向与横向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加上情绪的不稳定,极易凭借一时的感性冲动对问题作出判断和处理。他们缺乏灵活的思维、恰当的判断与选择,行为的外化形式表现得鲁莽、冲动。除了由于行为过度和不足造成的学习困难以外,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同样也有学习障碍和语言迟缓,使得他们在掌握学业技能和内容上相当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认知能力的培养上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提高与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调整认知结构,改变孩子的思维状态,是消除不良情绪与行为的途径之一。
此外,培养“认知能力”可以和“行为矫正”结合起来。教师借助特教室的资源,鼓励儿童参与游戏。除了制定相关的游戏规则,也设计了关于“记忆”和“思维”环节的小测试,让儿童复述游戏规则,根据自己的参与经历讲述游戏过程。M开始表达比较混乱,只能用单个的词汇来表达游戏的过程。在教师耐心的启发下,L能把游戏的过程完整表达出来,而且顺序连贯。L经过思考,就能理清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M表达的词汇比之前多,但还是暂时无法理清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
笔者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精心帮助2个孩子挑选合适的书刊,选择故事比较简单、有插图的童话故事书,降低阅读难度。经过1年的时间,他们终于可以在40分钟的阅读课上安静阅读,了解故事的主要?热荨?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但只是了解故事,还能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有趣的故事能浸润孩子的心灵,使孩子领会故事所包含的道理。同时,为了巩固阅读课效果,教师应注重家校结合,给他们布置特殊作业,与家长加强联系,复述故事内容。孩子们在讲述的过程中,就要学会去思考,怎样去表达。笔者发现,对他们观察力的培养还存在一定难度。因为他们不能进行有目的地观察,无法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模式这一转变。但无论如何,有了基本阅读的能力,相信他们的人生也会变得精彩起来。
从孩子的学习状态来分析,如果有特殊的教育机构参与,结合恰当的教学内容,他们完全能掌握更多基础知识,认知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提高认知水平,这些方面不能割裂开来。有了稳定的情绪,就能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才能顺利学习知识。M和L的种种表现说明,只要教师付出爱心和耐心,再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他们的不良情绪和行为不仅能得到一定的控制,还能逐步养成讲礼貌、不乱扔垃圾等良好的行为习惯。认知能力得到发展后,他们就能借助拼音阅读故事书、漫画书,就能理解教师所讲的道理。孩子的良好发展关系到家庭的幸福,而每个家庭的幸福也是社会和谐的有力保证。因此,学校、教师及学生家长一定要关注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努力稳定他们的情绪、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才能在此基础上促进其全面发展。
心理辅导策略与方法
202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