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工作的建议

2023-11-25
改进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工作的建议:(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咨询辅导

  多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一般都表现为对学校的适应不良,情绪低落。而这些心理问题一般都属于发展性的心理问题,也就是学生自己在其成长过程中因为面临的发展问题或者是在遇到新的困难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这也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学生因为不适应学校环境导致的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或者是因为情绪无法调控而导致的自我接纳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习管理问题、异性交往问题、性心理问题等。这些问题多具有群体性、普遍性的特点,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处理就会导致学生由发展性心理问题向轻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发展。如果可以及时的把握大学生的发展性心理问题,就会帮助其及时的调节和缓解,甚至解决这些问题,也会避免学生产生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 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建立以发展性心理教育为主、障碍性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积极开展以预防性、发展性为主的教育活动,努力把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在萌芽状态就给扼杀住。总之,高校心理教育工作应该由被动转主动,积极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开展各种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学生健全心理档案,让课外与课内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在网络等其他新媒介的帮助下加强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渐走向专业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加强心理辅导咨询专业队伍建设

  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心理知识,因此,这种职业性很强的工作就要求教师必须对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技能等系统掌握,另外,对于教师的整体素质包括知识面、道德品质、职业责任感、人生经验积累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心理教育从业人员都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很多工作人员都是在职教师人员兼职的,所以就出现了高校在设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时,机构不固定,无固定的人员编制等,这样就严重削弱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战能力。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在此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作为学校心理学工作者必须具备以下几点才能有资格开始辅导和训练:一,必须具备相关部门认证的教学文凭和教师资格证书;二,具备5年以上的教学经验;三,曾经系统的修完相关的心理学课程。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很多发达国家对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不仅在学历上要求高,还在业务水平上有很高的要求。此外,学校对心理教育工作者也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培养计划,并对其从业资格给予认真的审核和认证。由此,我国高校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一定要首先让主要的高校领导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给予高度认识,同时,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他们对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的认识,掌握心理咨询的专业技能,真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工作水平。

  (三)提高高校任课教师和管理干部的能力和水平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起着直接的主导作用。因此,老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教师本身的发展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随着网络时代的广泛普及,教师对于学生知识的传道、授业、解惑将逐渐被网络平台所代替,因此,教师对学生人格培养的作用需要被给予重视。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将逐渐从心理适应教育向潜能开发转变。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应该成为教师培训或者是教师资格证中一项重要的考试内容。根据我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作为相应对班主任、辅导员以及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都是非常有必要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的业务培训,这样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还可以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也国家培养全方位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