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晚年时期人格退化及其影响

2023-09-02
李世民晚年时期人格退化及其影响: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自卑感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而是会愈积愈多,因为造成自卑感的情境仍然一成未变,问题也依旧存在。而他所采用的自欺手法带给他的却是巨大的精神压力,如果他对这类盘旋不去的问题觉得应付乏力,他可能会变成独裁的暴君,以重新肯定自己的重要性。他可能用这种方式来麻醉自己,但是真正的自卑感仍然原封未动。[19]这将在他们精神生活中长久潜伏着。从这个层面我们将不难理解李世民晚年生活中人格退化的根源之所在了。

   1.从政治上的变化看其人格退化

   唐太宗对大臣虚心纳谏,是为了防止自己“骄矜”,常常自我抑制。但自卑的情结存在,压抑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他作为封建帝王,不可能放弃对臣下的驾驭和控制。他一方面对大臣委于重任,表现很亲近,另一方面却利用酷吏去监视大臣。这点在其晚年有段时间发展很严重。他对大臣的疑忌之心越来越重,动辄问罪,轻则贬黜,重则杀戮。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准备亲征辽东,当时已退休的尉迟敬德劝太宗说:“陛下亲自出征,长安、洛阳心腹空虚,恐有杨玄感之变。”太宗不但不听,反而害怕他有异心,命他披甲上阵,随自己出征。[20]可见其多疑敏感之严重程度,说明其神经症已经很严重了。而其晚年首开私观国史实录的恶例,此后唐代帝王纷纷效法,这破坏了长期形成的良好制度,最为后世诟病。其实究其原因还在于他对于年青时代发动的玄武门之变的历史记录的基调很在乎,因为他杀戮兄长,诛杀亲弟逼迫父亲夺得皇位,违背了封建礼法。这成为他精神上最沉重的负担,终究不能安定释怀这件事。所以贞观十六年、十七年两次要求观史,还只对玄武门事变发表了意见。这在一定程度造成了后人对玄武门之变的性质很难定性。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应证了他特有的生活风格:自负、多疑、焦虑。

   2.从追求长生不老等生活细节看其人格退化

   晚年的他不仅求长生不老,服用方土炼制的“金石”之药,希图长寿,而且在生活方面也追求奢华享受,一改过去节俭作风。贞观十一年太宗进驻显仁宫,因为官员没有满足其享用之物而怪罪、降职官员[21]。晚年,太宗还纵容其子奢侈浪费。贞观十六年, 下诏“自今皇太子出用库物, 所司勿为限制”[22]他这种自卑情结所表现出的生活风格的缺陷体现在用生活上的浮华奢靡、浪费无度,来满足他的私欲与不自信。

   后来太宗自我反省: “吾居位已来, 不善多矣, 锦绣珠玉不绝于前, 宫室台榭屡有兴作, 犬马鹰隼无远不致, 行游四方, 供顿烦劳, 此皆吾之深过, 勿以为是而法之[23]。可以看出其自相矛盾、反复无常的神经症特征已经暴露无遗。    在性方面,晚年的唐太宗也贪恋女色。贞观十一年, “故荆州都督武士?ε?, 年十四, 上闻其美, 召入后宫, 为才人”[24]。此即后来的武则天, 高宗以后政局的动荡, 始起于此。此外, 贞观十七年,侯君集获罪,太宗“籍没其家, 得二美人, 自幼饮人乳而不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