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模式是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客体:然而,随着整个社会对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视和家长素质的不断提高,这种将家长放在被动、客体地位的消极的家校合作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明显起来。由于学校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功能认识上存在的局限,忽视了家长这一最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家校合作流于表面化,缺少实质性的沟通和交往,家校合作并未真正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家庭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土壤,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身心和谐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项专题研究证明:家长心理健康,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比例就比较少;而家长自身有心理健康问题,则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竟高达60%。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家长自身的心理素质对孩子的心理形成方向是直接、持久、潜移默化的。如果学校能够鼓励家长的热情,满足家长的需要,善于运用家长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的宝贵经验,那么,家长就能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合作伙伴,为学校提供资源和帮助。
家庭与学校虽然属于个人成长的不同系统,但把它们看作没有交集的独体,是不可能真正促进个人发展的。两者必定是有机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孩子心理发展的。因此,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家长建立平等、协作的教育伙伴关系,善于运用家长的心理导向优势,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才会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2.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家校沟通合作的新模式
随着学校对家长教育地位的认识由"家长是被指导、被教育的对象"向"家长是学校教育的合作伙伴"的转变,家校合作模式也必须构建新的模式。家校合作模式应由"学校指导模式"转变为"学校服务模式",即学校不仅要关心学生,还要关注家长,调动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与教育水平,实现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中应有的价值。
学校服务于家长,要面向家长的需要。由于每个孩子成长的特点不一样,每个家长培养孩子的需求也不同。有的家长想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有的家长想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和策略,还有的家长想就子女的成长变化及时向教师或有经验的家长请教。对此,学校可以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心理教育资源,为家长提供内容丰富的菜单,让家长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针对有的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认识陈旧,认为自己或子女如果有这方面的问题是"家丑",不愿意公开求助的心理动因。学校为家长服务时应注意保护孩子与家长的隐私,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与家长真正开放他们的心灵。此外,学校还应为家长提供便捷的联系模式,以便家校能及时、有效地沟通。
3.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校与家长沟通合作的质量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益。例如,互联网可以将全球范围内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无与伦比的信息库,为家长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与可接受力。数据库技术与互联网相结合,还能通过在线心理健康调查与心理测评,帮助教师和家长科学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学校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创建家长与教师之间、家长与专家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平等交流的互动平台。在学校的网站上,家长可以带着问题寻找答案,也可以将自己教育子女的喜、怒、哀、乐与大家交流、分享或分担。在网络上,家长既可以是求助者,也可以是助人者;可以与教师讨论,还可以与其他家长交流;可以在聊天室里谈悄悄话,也可以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当家长有关于孩子或自己的心理问题需要求助而又不想将问题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时,网络的完全开放性,特别是网上角色所具有的虚拟性与隐秘性,完全消除了面对面咨询时产生的种种顾虑,有助于家长吐露心声。家长在地位和人格受到尊重的前提下,在耳濡目染中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在相互交流中提升了教育水平。家校平等互动,不仅提高了家校合作的效率与教育效果,也有利于维护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
总之,构建学校为家长服务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是学校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我们务必要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进行总结与反思,才会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快速、正向发展提供保障,培育出大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秀公民与时代精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十年代,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模式是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客体
202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