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应付模式

2023-06-16
不同的应付模式:前面分析了应付概念的一些基本问题。这里着重讨论那些与缓和具体应激情境直接有关的应付模式或风格(copingstyles),也就是那些可以被看做是应激与积极或消极的适应之间的中介过程。这里强调的是个体在应激与应付方面的整体风格,而不涉及具体的应付防御机制或策略。
 
(一)激怒型应付模式  
从广义的观点来看,激怒型应付模式可以理解为情绪表达的模式。当个体遭遇某些应激源所导致的情境时,个体的情绪可以是自由表达的应付模式,也可能是采取自行制止情绪表达的风格。当某些应激源,比如职业应激、家庭紧张或者持续的敌意等,导致个体的情绪受到激惹,那么不管个体是有理由还是没有理由,也不管这些理由是真实的或想象的,有些人的反应是用愤怒表达出来,而另外一些人则相反,他们常常克制自己,把情绪压抑下去。这就是所谓的有人“愤怒向外”,有人“愤怒向内”。
 
激怒型应付模式或风格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愤怒向外”型的个体,当其面临不利的应激环境,比如处于受到侵犯或者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公开表达自己的愤怒,那么他即使处于紧张状态,其消极情绪的不利影响也将及时得到缓解,最终不会对身心状态的各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相反,“愤怒向内”者由于采取了克制自我的态度,其紧张状态未能及时宣泄和缓解,则更容易发生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恶化(A.P.Chesney,1984)。另外一些研究还表明,愤怒的情绪表达对应激的缓解作用只有在高度紧张状态时所起的作用才最明显。不论来自外部的压力(如家庭的或职业方面的)或内部心理的压力(如仇视或敌意)等,在高度应激情境中,“愤怒向外”可以减少紧张,在较低的应激情境中则这一模式的作用并不重要。
 
(二)转换型和退行型应付模式
 
转换型应付模式是指个体将某种紧张状态有效地转换成对个人成长有益的、被环境压力和社会舆论许可的形式。退行型应付模式则指个体采用否认、回避、倒退等行为逃离应激情境。这跟个体在适应过程中的自我防御机制的作用接近。
 
有关研究表明(S.C.Kobasa等,1982,1984),挫折耐受力强的人往往倾向于采用转换型应付模式,挫折耐受力较差的人则往往采用退行型应付模式。前者能更有效地解决紧张状态,后者则消极被动、无法应付各种情境的要求。
 
(三)主动认知型、主动行为型和回避型应付模式
 
主动认知应付模式在行为上的表现为:从有利方面看应激情境;回忆和吸取过去的经验;考虑多种变通方法。
 
主动行为应付模式在行为上的表现为:向专家和权威求教,咨询于教师、家长、医生、心理学家、律师等等;不等待,而是采取积极行动;对应激情境力图找出更多的有关信息,并且做一些有益于事态发展的事情。
 
回避型应付模式的行为表现主要是:做最坏的打算和准备;封闭情感,自我忍受;用多吃、吸烟、喝酒等来减除紧张。
 
有关研究发现,前两种主动型应付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和缓解不同生活事件对身心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回避型应付模式有加重紧张状态对生理心理因素的不良影响的趋势。
 
(四)成熟型与不成熟型应付模式
 
成熟型应付模式就是以心理发展成熟的反应来看待应激情境,包括对内心不喜欢的人也温和地对待,怒气待发时也保持冷静,以分散注意力或退却的方法来回避应激情境等。  
不成熟型应付模式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以愤怒的方式对待导致挫折的人或物;沉于幻想和白日梦中;产生被动的攻击行为等。
 
如上所述,我们相信,人类心身的健康情况受个体生活中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平衡的影响,即敏感性与抵抗性之间的平衡。敏感性可以理解为增加对心理健康不利的、提高疾病罹患率的因素,而抵抗性是指减少罹患疾病可能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