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心理论着。
作者伊瑟尔。1976年出版。
中译本有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霍桂桓译本、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金元浦译本和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4月出版的张云鹏等的译本。
该书全面总结和阐述了伊瑟尔关于本文与读者如何进行双向交互作用的建构思想,共分四篇:一、背景概观——文学阐释:语义学还是语用学,二、小说的现实性——文学本文的功能主义范型,三、阅读现象说——文学本文的生成,四、本文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学本文的传达结构。
第一篇主要是通过对传统和古典的文学阐释方法的反思,提出全书所要讨论的核心是揭示以读者接受和文学本文与接受者相互作用为中心的新的文学阐释理论。第二篇主要对文学的本文作了一种新的研究和讨论,指出文本是一种准备与读者交流的处于潜势的文本,它是一种召唤性的空框结构,它本身具有某种指令性机制和唤起人们对思想体系和社会体系进行重新组合的各种功能。
第三篇主要是探讨了由本文引发的读者在结构一个完整的审美对象时,是如何形成心理形象的,集中考察了读者在集合本文意义时的基本心理运作程序。为此,作者提出了“游移视点”、“被动综合”、“一致性构筑”等一系列观点,阐发了他对“阅读现象学”的理论建构。
第四篇主要探讨了文学阐释及其意义的生成是如何通过本文与读者的相互作用而达到的,即考察了文学文本得以具体化和实现的动力和条件,为此他提出了“本文与读者交流的不对称性”、“意义空白”和“否定性”等观点。该书作为接受美学的经典着作,其最具启发性的地方即详细探讨和科学论证了读者参与文学接受过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强调了在文本“空白”制约下的读者构拟文学形象的心理运行机制和创造性想象的重要性;还独具慧眼地指出:读者在阅读中由于主体与自身的分解,它客观上就造成了读者“自我意识的提高”,因此阅读成为了读者实现自我意识的手段。
作者上述这些有关文艺心理的探讨和论述构成了文艺心理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艺欣赏和文学批评的理论探讨提供了某种新的视角和研究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