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接受美学➀

2024-02-18
走向接受美学:

美学论文集。

作者姚斯。其中包括五篇文章,即《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艺术史和实用主义历史》、《类型理论与中世纪文学》、《歌德的〈浮士德〉与瓦莱里的〈浮士德〉:论问题与回答的注释学》、《阅读视野嬗变中的诗歌本文:波德莱尔〈烦厌〉诗例析》。第一篇是作者1967年在康士坦茨大学就任教授一职时的讲演。他沿用席勒1789年任耶鲁大学历史教授时的就职演说的题目《研究世界史的意图何在、理由何在?》,只是将“世界”一词改成了“文学”,并袭用了席勒标新立异、向传统挑战的命意。其主要观点为:(一)迄今为止的文学史仅仅是一种作家与作品的编年史。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

它不是一尊纪念碑,而更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现实的存在。认为文学史既是一个审美接受和审美生产的过程,又是一个艺术审美心理过程,故文学史应当是文学的接受史和作用史。(二)从类型的先在理解、从已经熟识作品的形式与主题、从诗歌语言和实践语言的对立中产生了读者的期待视野。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即使它以崭新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它唤醒读者对以往阅读的记忆,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中,一开始便唤起读者对作品的期待,而这种期待在阅读过程中又会按文学种类的特定规则或形式保存、变化、转移或消失。在审美经验的主要视野中,接受是在感知定向过程中特殊指令的艺术心理过程的实现。

(三)接受的审美理论不仅让人们构想一部文学作品在其历史的理解中呈现出来的意义和形式,而且要求人们将个别作品置于其所在的文学系列中,从文学经验的语境上去认识其历史地位和意义,即认识文学作品接受的相互关系的历时性特点。接受美学对文学社会构成功能的回答,超越了传统的再现美学的概念。这种文学的社会功能,只有在读者进入其生活实践的期待视野,形成他对世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