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陆九渊的德育学说。
主要内容有:1.在德育目的上,提出了“教人做个人”的主张,认为“人生天地间,为人自当人道。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非有为也”。批评当时只知教人在文词章句上下工夫,而不知教人“做人”的现象。
在陆九渊看来,“做人”首先要做一个伦理道德上的完人,只有完成道德修养,才可以去读书学艺、应事接物。
“主于道则欲滴艺进,主于艺则欲炽道亡,艺亦不进。”把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比作“田地净洁”。“学者须是打叠田地净洁,然后令他奋发植立,若田地不净洁,则奋发植立不得。”“田地不净洁,也读书不得,若读书则是假寇兵而资盗粮。”2.在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上,提出:(1)辨志。即辨义利之志。
认为志不辨则义利不分。义利不分则趋于利,趋于利则为小人,必须辨得义利分明。
(2)求本心。认为仁义礼智存在于本心之中,“四端即是本心”。
一方面要“自存本心”,“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
“只‘存’一字,自可使人明德此理。”另一方面要懂得“剥落”,即当人的良心善性为外物所蒙蔽而出现“昏惑”时,就要想法“去吾心之害”。“人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后随起来,又剥落,又清明,须是剥落得净尽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