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 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积极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心理最佳功能状态。人的躯体的健康与不健康有明显的生理指标,比如体温等,心理健康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体说来,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6个方面。
(1)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军人,认识、情感、言行、举止都符合他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表现出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喜欢探索、反应敏捷、行为果断,过于老成、幼稚和依赖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人际关系和谐。心理健康的军人乐于与人交往,能够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在与他人交往中,能以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乐于助人。心理不健康的军人,总是与集体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3)情绪积极稳定。在生活工作中,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并能进行自我调节,迅速恢复到轻松愉快的情绪状态。他们还有较强的适度表达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4)意志品质健全。心理健康的军人,有很强的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在学习、训练、执勤、战备等任务中不畏困难和挫折,知难而上,持之以恒;需要做出决定时,能毫不犹豫,当机立断;还能够为了达到目的而控制一时的感情冲动,约束自己的言行。
(5)自我意识正确。心理健康的军人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
(6)环境适应良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军人所处的内外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有的变化还很大,因此要求军人对各种变化作出相应的适应性反应。而对变动着的环境能否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有的人适应能力较差,环境一改变,就紧张、焦虑、失眠,有的人则适应能力良好,很快就能随遇而安。
军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指明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军人在运用这种尺度对照自己心理健康水平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首先,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不能等同。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等于已患心理疾病。因此,不能仅从一时一事而简单地给自己或他人下心理不健康的结论。其次,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连续状态。军人从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到严重的心理疾病之间有一个广阔的过渡带。在许多情况下,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程度的差异。其三,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军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积累、环境的改变,心理健康状况也会有所改变。
军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202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