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性神经症

2024-01-24

    四、强迫性神经症 : 强迫性神经症又称强迫症,是一种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神经性疾病。患者常为这些反复出现的强迫现象所困扰,虽竭力克制,但无法摆脱。
(一)病因
(1)遗传。家系调查发现患者的父母中有5%~ 7%的人患有强迫症,远较普通人群为高。由于对孪生子研究的例数不多,其研究结果尚难确定。
(2)心理社会因素。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强迫症是强迫性人格的进一步发展。行为学家则认为,强迫症的产生是由于刺激—反应出现过多的重复,导致焦虑,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失调,从而导致异常习惯的形成、病理性认识和反射的建立,使冲动、思维和行动拘泥于固定的行为模式。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生理发育迅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交往中出现的不适应现象,可引起强迫症状的产生。工作紧张、家庭不和睦及夫妻生活不尽人意等可使患者长期紧张不安,最后诱发强迫症的出现,症状的内容与患者面临的心理社会因素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意外事故、家人死亡及受到重大打击等也可使患者焦虑不安、紧张、恐惧,诱发强迫症的产生,症状的表现形式与精神创伤有直接的联系。
(二)主要表现
强迫症的基本症状是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患者可仅有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或既有强迫观念又有强迫动作。患者能充分地认识到这种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是不必要的,但却不能以主观意志加以控制。由于强迫症状的出现,患者可伴有明显的不安和烦恼,但有强烈的求治欲望,自知力保持完整。
1. 强迫观念
(1)强迫思想。强迫思想可表现为以下形式:
① 强迫怀疑。患者对已完成的事情仍放心不下,总是疑虑不安,要反复多次检查确实无误后才能放下心来。如怀疑门窗是否关好、准备投寄的信是否已经写好地址、煤气是否已关好,等等。在怀疑的同时,患者常有明显的焦虑。
② 强迫回忆。患者对过去的经历、往事等反复回忆,虽知毫无实际意义,但总是反复回想于脑中,无法摆脱,因而感到厌烦之极。如回忆已讲过的话用词、语气是否恰当,等等。
③ 强迫联想。当患者听到、见到或想到某一事物时,就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一些令人不愉快或不详的情景。如见到有人抽烟就想到火灾。
④ 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对一些毫无实际意义的问题总是无休止地思考下去,尽管患者的逻辑推理是正常的,自知力也是完整的,也知道完全无必要去深究,但无法自制。如天为什么要下雨?人为什么要吃饭?等等。
⑤ 强迫意向。患者在出现某种正常心理时常出现相反的违背自己的内心意愿,虽然这种相反的意愿十分强烈,但从不会付诸行动。如过马路时想到冲向正在驶过的汽车,等等。
⑥ 强迫情绪。患者对某些事物感到厌恶或担心,虽知根本无此必要,但仍不能克制。如担心会伤害别人或讲错话,等等。
2. 强迫动作和行为
(1)强迫洗涤。患者怕不清洁而罹患某种疾病,内心充满了强烈的恐惧情绪,因而反复洗手、洗衣或洗澡,明知已洗干净,但仍是洗个不停而不能控制,否则心情不宁。有的患者不但自己反复清洗,甚至要求家庭中其他成员也必须按其要求进行清洗。
(2)强迫检查。强迫检查与强迫怀疑有关,是患者为减轻强迫怀疑引起的焦虑不安而采取的措施。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信件,等等。
(3)强迫性仪式动作。患者总是做一些具有象征祸福吉凶的固定动作,试图以此来减轻或防止强迫观念所引起的焦虑不安,如以手拍胸部,以示可逢凶化吉,等等。
(4)强迫计数。强迫计数与强迫联想有关。患者见到某些具体对象(如电线杆、台阶、汽车、牌照等)时,不可克制地计数,如不计数,患者就会感到焦虑不安。
(5)强迫询问。患者常常不相信自己,为了消除疑虑或穷思竭虑给自己带来焦虑,常反复询问他人(尤其是家人),以获得解释与保证。
(6)强迫缓慢。这些病人可能否认有任何强迫观念,缓慢的动机是努力使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非常完美、精确、符合目标,事实上却常常因失败而增加时间。
强迫症状有时严重,有时较轻。当患者心情欠佳、疲劳、体弱多病、处于傍晚时较为严重。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强迫症状可加重。在患者心情愉快、精力旺盛或工作、学习紧张时,强迫症状可减轻。
(三)治疗
(1)心理治疗。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提高患者对强迫症状的认识,正确对待所患疾病,减少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情绪。对有人格缺陷的患者,应分析其人格,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其重视人格的改造,培养有益的兴趣和业余爱好。对可找到病因的患者,应让患者明白病因与强迫症状之间的关系,逐渐消除与强迫症状有关系的因素。
行为疗法、认知治疗、精神分析治疗均对强迫症状有效。也可用系统脱敏疗法,其目的是逐渐减轻强迫症状伴随的焦虑。对药物治疗无效者也可试用厌恶疗法。
(2)药物治疗。氯丙咪嗪每日2次,每次 250毫克,分早晚服用效果比较理想。
(3)精神外科治疗。对少数症状严重、久治不愈的强迫症患者,可破坏患者脑的某些部位(如额叶内下侧、扣带回等),对减轻强迫症状和社会适应功能均有一定帮助,但须严格掌握对象。目前,对外科手术疗法的价值尚存很大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