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的忍受性及意志力与学习

2023-08-06
挫折的忍受性及意志力与学习:(一)学习的意志力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总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总会有遭到失败、遇到挫折的时候,当他以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时,同时也就发展了智力,并且往往使学习活动获得成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在环境、教育以及遗传素质大体相同的条件下,意志坚强的学生,在挫折面前忍受性强的学生,智力能够得到较高的发展。意志力薄弱的学生或在挫折面前忍受性弱的学生,智力就难以得到发展。俗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告诉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向科学高峰攀登的过程中,只有具备不畏艰苦、不怕挫折、百折不回、万难不屈的坚强意志,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才能在智力的常青树上结出智慧之果。
 
挫折是一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人在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其中有较长时间的,也有短暂的;有大的,也有小的。对待挫折有人能忍受,有人就不能忍受。人们在挫折后的忍受力不一样,其行为表现不一样,有的在遭到挫折后表现气馁,有的则不折不挠。一般来说,人受到挫折后会表现出增力或减力两种倾向。增力的表现为理智的对抗行为,即在失败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失败的原因,然后改变策略和手段,再作努力,一直到成功。减力的表现是对抗行为缺乏,即失败后心灰意懒,不再努力,甚至生闷气,对人发泄不满情绪。对受挫折后产生的消极情绪不能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要帮助他提高认识,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学习的意志力是指学生为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而自觉努力的程度,它是学生意志品质方面的心理力量。学生在学习中具有顽强的毅力,就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失败,始终自觉抵制一切干扰、顽强进取,具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而那种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的人,纵使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因为缺乏顽强的拼搏精神,忍受力弱,最终也难成大器。马克思说得好:“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段话讲了“不畏劳苦”和“达到光辉的顶点”之间的关系。这里的“不畏劳苦”,从心理学上说,即坚强的意志力。意志坚强与否,是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在学习活动中,一个学生光有智力条件不行,光有学习热情还不够,还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这样,才

 
 
 
 
 
章永生:《教育心理与教学法》,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174—183页,有删改。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页。  
能克服困难,使学习取得成功。
 
(二)意志过程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目的性是意志的第一个特征。
 
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目的是行动的方向。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就是由于人具有根据既定目的去行动的能力,由于这种目的的自觉性,它既能发动符合于目的的某些行动,又能制止不符合目的的另一些行动。所以,意志的水平是以提出目的的水平为转移的,目的愈高尚、愈远大,意志表现的水平就愈高。
 
2.意志和克服困难相联系,这是意志的第二个特征。
 
人们在确定了行动目的,并且要去实现这一目的的时候,总会遇到种种困难,而困难的克服过程就是意志行动的过程。困难有两种,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内部困难是指人在行动时有相反的要求和愿望的干扰,如学生想再玩一会,又怕迟到,既想看电视,又想做作业;教师在转变后进生时,想教育好学生,但一看到顽皮的学生,又有了畏难情绪。意志在这个时候就表现在善于强制自己去做应该做的事情,抑制住内心产生的那些干扰。外部困难是指外在条件的障碍,或者是来自别人的干扰,如缺乏必要的工具和工作条件,或来自别人的讥笑和打击等;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家长的不合作,学生某些行动的执拗与反复,学生智力发育不良或学习习惯的不良等障碍。这时,意志就表现在坚持既定目的、克服外部困难上。意志薄弱的人,在遇到困难时就感到为难,软弱无力,甚至放弃努力,最终放弃目的。意志坚强的人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朝着既定的目的,支配自己的行动,顽强地战斗。
 
3.以随意动作为基础是意志的第三个特征。
 
人的行动都是由动作组成的,动作有不随意的和随意的两种。不随意的动作主要是指那些不由自主的活动,如眨眼、咳嗽、打喷嚏等。随意动作是由意识指引的活动,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的动作,如学生想学好某门功课,必须会写字、阅读、操作、实验;战士要完成战斗任务,必须会打枪、会匍匐前进。如不具备这些学会了的随意动作,意志行动就无法实现。一系列的有意识的动作统一起来就是人的意志行动,必要的随意动作越熟练,人的意志就越容易发挥作用。
 
(三)意志活动的特点
 
1.意志由简单意志发展到复杂意志,由软弱意志发展到坚强意志。
 
人的意志力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的增强、知识的丰富、交往的扩大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般来说,幼小年龄的儿童,他们的意志力是简单和软弱的。这种意志的简单性、软弱性表现在:①他们的愿望很不稳定;②他们容易冲动,不善于克制自己的行动;③易受暗示,很容易模仿别人;④他们会表现出和易受暗示性相反的特征,即“对抗性”。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体质的增强,在教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下,意志力逐步由简单到复杂、由软弱到坚强。
 
复杂、坚强的意志具有以下特点:①动机斗争和目的确定具有主动性和独立性;②行动方法的选择和行动计划的制订是理智的;③有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去克服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④自制力较强,有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⑤果断性强,即能及时地作出决断的能力。
 
2.意志经历决心—信心—恒心三个发展阶段。  
决心是意志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心理活动是:认清客观条件,开展动机斗争,积极进行思维。下决心主要是确定行动的目的,和选择达到目的的行动方法和方式。下决心不是轻而易举的,往往要经过一系列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只有明确目的,战胜不正确的动机,积极思维,才会下定决心。盲目下决心,即使决心再大,也是枉然的。
 
信心是意志过程的第二个阶段。下定决心后,还必须树立信心,树立信心也要经过一系列的复杂的心理活动。首先要有确信感,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建立坚定信念,形成远大的理想。信心与信念是相互联系的,信念是情和理的合金。一个人对某种事情有坚定的信念,他自然就会充满信心。其次是能预料到可以实现的心理状态。信心的树立主要取决三个因素:即活动的结果,他人的态度和自我评价。
 
恒心是意志过程的第三个阶段。它在整个意志过程中具有更为本质的意义。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光有决心和信心,如果不能持之以恒,没有坚持到底的毅力,自然毫无意义。具有长期克服内外困难,及排除诱因干扰的意志就是恒心。恒心的确立主要在于两点:一是要善于抵制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观因素的干扰;二是要善于持久的维持已经开始的符合目的的行动。
 
意志过程的这三个阶段的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形成一个整体,互相交织,彼此促进。在学习活动中,学生首先要下定决心,明确学习目的;第二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的力量;第三要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才能取得学习的成功。
 
3.意志与行动不可分割。
 
人的意志总是在一定的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它的发生、发展和形成都离不开行动。在学习活动中,意志总是体现在认真的听讲、排除干扰与诱因、坚持学习和完成作业中。所以只有那些在学习上克服重重困难,勇于攀登高峰者才能称为意志坚强的人。
 
4.意志的强度与所要克服困难的大小相关。
 
可以说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意志越坚强,就越能克服更大更多的困难;一个人的意志软弱,就只能克服较小较少的困难,甚至什么困难也克服不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仅要给自己设置一些难题,“跟自己过不去”,还要有勇气去克服一个个困难,在困难中磨练自己,使自己的意志日益坚强起来。
 
(四)学生意志的培养
 
古今中外,凡有作为者,都是战胜许多艰难的意志坚强的人。所以,教师正确地指导学生锻炼意志,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如何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呢?首先要明确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哪些方面。
 
1.主动性和独立性
 
意志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就是善于自觉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动,使它服从于一定的目的,而不是只靠外力的推动。具有这种意志品质的学生,他不去等待别人的暗示、指示,也不屈从于周围人们的压力,而是在一定情况下从科学的信念、知识和观念出发,规定自己的举止。他相信自己所作决定的正确性,不向不正确的东西投降,同时又善于以自我批评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行动。
 
与主动性和独立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易爱暗示或独断性。毫无批判地接  
受别人的暗示,任意改变自己的决定,这就是易受暗示;相反,不管自己的目的是否合理,而一味坚持己见,不接受别人的建议,固执地执行自己的决定,这就是独断性。无论是易受暗示或具有独断性都表现着意志的软弱,是意志的消极品质。
 
2.坚持性
 
坚持性就是在较长的时间内,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坚决完成任务的品质。坚持性包括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一个人并不常常具有这两种品质,有些人开始时精力充沛地干着一件事,可是很快就疲倦了,他只有短时克服困难的突击能力,缺乏毅力,不能顽强地持久地面对困难。有坚强意志的人能顽强地,连续地克服一切障碍,为达到既定目的而斗争不懈。游泳健儿梁伟芬,她六岁就开始学游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练习,终于在四届全运会上获得四块金牌,成为“女蛙王”。这也是意志坚持性的胜利。因此,培养学生坚持锻炼身体,坚持当日功课当日完成,坚持为集体、为同学做好事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自制力
 
自制力就是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这是在意志行动中善于在必要时抑制自己的情绪,不容许不经过深思熟虑而发生一时的冲动,表现出应有的忍耐性,能迫使自己排除干扰坚决地执行决定。人们如果没有这种品质,任何创造性劳动都是不能完成的。教师要教育学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不应有轻率的行动;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要控制自己,坚持说理,不和对方争吵,更不要动手打人;在内外困难面前不要失去自制的力量。并以学生中为了完成作业,不管家人说笑、观看电视或听收音机,仍能旁若无人地集中精力学习,或闹中求静等表现高度自制力的典型事例教育学生,以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4.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善于及时地作出决断的能力,是能够迅速而又经过深思熟虑地选择目的和确定方法的意志品质。及时地采取决断,需要机智和无畏。具有这种品质的人,当情况不需要立即行动时,他肯于从容考虑,深思熟虑,使决定的行动更趋于完善;而当情况不允许延迟时,他能以高度的机智对事情的本质进行分析和判断,立即作出行动的决定。在学习中经常有这样的例子:在临近考试时,学习差的学生需要有同学的帮助,有的学生立刻去帮助补课,解答难题;也有的学生虽然知道应该帮助同学,又怕影响自己的复习,因而行动迟缓,当他看见没有别人去帮助时,他还是帮助同学补课了。我们说前者和后者的品质都是好的,只是在行动的果断性上有一定的差异。
 
果断性和优柔寡断或冒失是根本相反的。优柔寡断就是当需要作出决定时,总是犹豫不决,平时说的“前怕狼,后怕虎”指的就是这种人。冒失,是对任何事情都不加思考,单凭盲目冲动作出决定,这种人表面看很果断,实际上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5.注意学生意志性格的特点
 
少年往往表现出意志坚强,勇于克服困难的特点;他们喜爱意志坚强的人物,重视勇敢、果断、刚毅、顽强等品质;少年期的学生有旺盛的精力,富有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少年意志还未成熟,独立性、坚持性、自制力还远远不如成年人,常出现有始无终、忽冷忽热、不守纪律的冲动行为;他们往往先做后想,宁愿马上行动,不喜欢花时间去深思熟虑。青年初期,学生  
自制力有了发展,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克服沮丧的情绪;但是他们容易主观、片面、急躁、偏激和脱离实际。这些都是教师在培养学生意志时应注意的特点。
 
6.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一个人如果身体病弱,往往就难于忍受痛苦与困难作斗争。一个人如果身体结实,神经系统健全,一般地说,就可能表现出坚毅、自信、耐力与勇气。(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有些意志坚强的人,能够战胜病痛。)体育锻炼也像意志活动一样,必须克服无数障碍和困难。培养人们的勇敢、机智、忍耐、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品德,都是体育锻炼所要达到的目的,其中也包含了意志的锻炼。身体的健康状况是影响人们意志的条件之一,所以教师重视学生的健康,让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是锻炼身体,也是锻炼意志。
 
7.教师以身作则
 
教师以身作则,身教胜过言教,这对培养学生的意志有重要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的领导者,当然也是学生的榜样。如果教师是优柔寡断、萎靡不振的,那么学生也难有焕发向上、蓬蓬勃勃的精神;如果教师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坚持原则、敢于斗争,那么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学会对困难不妥协、不屈服,能忍耐、能坚持的意志品质。因此老师以自己榜样教育学生,是最有效的方法。
 
此外,教师介绍一些描写具有坚定果断的意志和英雄气概的人物的文艺作品给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吸引学生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也能起重要的作用。还要注意告诉学生,如果说到做不到,就会损伤意志,养成信口开河、不负责任的坏习惯。这些都是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意志时应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