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

2024-07-17
时间管理:

个体为有效利用时间资源进行的计划和控制活动。

也即要在同样的时间消耗下,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其目标是要使人们从被动地、自然地使用时间转到系统地、集中地、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分配使用时间,从而进行高效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其内容包括提高时间观念,自觉珍惜时间;选定目标,制定计划,决定时间消耗的标准;利用多种方式方法,使时间消耗合理,节约时间;诊断时间利用情况,总结时间经验;用现代系统科学和定量的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时间。

时间管理行为可以分为宏观、中间和微观三个水平。宏观的时间管理行为包括选择目标和子目标,排列目标的优先级;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时间管理行为包括产生任务和子任务,排列任务的优先级;微观的时间管理行为包括安排和执行任务。关于时间管理的构成要素,学术界还没有一致的看法。

有的认为由短期计划、时间态度和长期计划三个因素组成;有的则认为包括设置目标和优先级、计划安排、时间的自觉控制、混乱倾向等四个因素。关于时间管理与行为的有效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及其学业成绩的相关上。

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时间管理的水平对其学业成就的影响,比其智力水平对其学业成就的影响更加显着,时间结构的多数因素上的得分都同学业成绩的得分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对时间管理与人格特征相关的研究表明,时间管理的水平同自尊、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而同抑郁、焦虑、心理失调之间则存在着显着的负相关。总之,时间管理水平高的个体不仅具有较高的工作和生活满意度,而且角色模糊、角色过重、工作诱发和身体压力都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