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在没有正常刺激时出现的个体间或独自的嬉戏活动。
有时虽有正常刺激,但并不表现为整套的有认真意图的仪式化行为。有些动作模式看似带有目的性,如攻击、逃走或捕捉等,但不完全,并掺杂许多无关动作,形成一种不断重复而又随意的动作序列。
常见于高等脊椎动物的鸟类和哺乳动物。按对象,可分为以下几种:(1)物件游戏,动物自己玩弄一个物体;(2)与其他物种玩耍,如猫戏弄小老鼠;(3)社会性游戏,两个或多个同类个体一起游戏;(4)自娱性游戏,即鸣禽的独唱、高歌或呢喃,灵长类动物自发性的杂技表演。
一般认为,动物在游戏过程中可以获得信心和技巧,通过试验和模仿,可以发现自己能做什么,如何应付周围物质的和社会的环境。动机不同于严肃的有目的的行为,行为由一种“游戏欲望”或“游戏驱力”引发。但这种说法还缺少证据。对未成年动物,至少是学习成年行为过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