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的心理学思想

2024-02-15
佛家的心理学思想:

佛家各宗派关于人的心理观点的总称。

佛教自西汉从西域传入之后,经魏晋至隋唐达到鼎盛时期,在长期传播过程中,不断吸取儒、道思想,逐渐演变成为中国化的佛教。佛家主张超脱尘世,通过修行,达到精神上超越形体而成佛。其主要内容有:(1)心物问题。唯识宗主张“万法(物)唯识”;华严宗也认为“尘(物)是心缘,心为尘因”。

即主观认识决定客观事物的存在。(2)形神问题。主张“形尽神不灭”说,认为形体是短暂的,精神通过生死轮回或修行成佛而永生。(3)人性问题。

印度佛教原主张善人有性(佛性)说,南北朝竺道生涅槃学发展为所有人都有佛性说,至唐代湛然认为一切事物都有佛性说,从而混淆了人与物的差别。(4)认识问题。

佛教对认识分析比较细,如法相宗分为八识,前五识由眼、耳、鼻、舌、身(五根)与相应的色、声、香、味、触(五尘)各自发生“相缘”,分别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等五种感觉。第六为意识,它以全部外境为认识对象,促进五识的生起,相当于知觉与表象。

第七为末那识,第八为阿赖耶识。第七识的作用是“思量”阿赖耶识的精神自我,同时沟通前六识与第八识的联系。第八识的作用,一是潜藏一切“识”的种子,一是产生外境及一切现象。从感官接触外境始,至外境又由心中生终。

在这个循环中,体现了佛教主观主义的认识路线。(5)心理分类。

根据修行的要求,佛教对人的知、情、意作了细微的特殊的分类,如法相宗依八识又分为六类“五十一心所”。第一类“遍行心所”,即人人具有的触、意、受、思、想。

第二类“别境心所”,由各人的不同外境所生,包括欲、胜解、念、定、慧。第三类“善心所”,属于善的心理活动,包括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不放逸等11种。第四类“烦恼心所”,包括贪、瞋、无明、慢、疑、恶见。第五类“随烦恼心所”,包括忿、恨、恼、忌、诳、谄等20种。

第六类“不定心所”,包括悔、随眠、寻、伺等。(6)心理修炼。佛教称为修行。

其不同宗派,有不同的修行方法,但修心成佛是共同的。

如天台宗的止观法,即坐禅入定,排除杂念,向内“观心”。禅宗慧能的顿悟成佛法,也要求“无念”,心不执着外境,认为“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