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理论 :
由美国心理学家C.E.奥斯古德和P.H.坦纳鲍姆于1955年提出。个体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有一定的评价,具有某种态度倾向,其评价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例如,某人非常喜爱一个电视专题节目,也对某种日用商品抱有好感,这两件事本身是相互独立的。如果他碰巧从电视专题节目看到一些情况是关于那种日用商品的,那么本来相互独立的事件便有了一定的联系。调和理论认为,这个人会根据从电视上收到的信息重新调整对这两种事物的态度,使它们在心理上达到一致状态。包括两种情况:①当个体对两种事物的看法在方向上都持赞成态度,并且赞成的程度相等时,其中一事物作为信息源(如电视节目),另一事物作为信息对象(如日用商品),个体所接受的新信息通过信息源对信息对象的评价获得。若这一评价是正向的,即信息源与信息对象之间有相容的正向关系,那么个体对这两种事物的态度在心理上便达到一致。②个体本来对两种事物的态度不同,赞成一个,反对一个,并且赞成和反对的程度相同,如果这两种事物之间是相互排斥的负向关系,即信息源对信息对象持反对态度,个体的态度也可达到一致。此刻,个体的心理体验是愉快的,没有冲突和不安。
在很多时候,由于个体对不同事物的态度本来是相互独立的,在方向上特别是在程度上经常不相同,这时,由于新信息的加入,个体对事物原来的态度会由于其方向上的不同或程度上的差别而与两种事物之间所形成的联系不协调。因此,个体处在态度不一致的心理状态。上例中,如果个体本来爱看电视专题节目,但对那种日用商品持反对态度,当他从电视上看到赞成该商品的报道,他的态度处在不一致的状态,因为他所喜爱的事物正在赞成他不太喜欢的事物。当态度不一致时,个体的体验是不愉快的,并会从内部产生动力驱使他调整对两种事物的态度,使它们达到一致。
个体调整自己态度的过程是迅速完成的,自己并不能明确地意识到。从总体结果看,个体对两种事物原来的态度在调整中都会改变;其中原态度强度的绝对值接近零的一方,被改变的程度要大一些;当信息源和信息对象之间关系为负时,调整后人对两种事物的态度比原来都会有所下降。为了证明这个理论观点,1956年坦纳鲍姆设计了一项研究,调查企业中职工在获得新信息之前和之后的实际态度,然后将根据这一理论推测的态度结果与实际测验的值做了对比。结果发现,在定性分析的水平上,这个理论基本是正确的,但在定量分析的水平上,这个理论所做的预测不十分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