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暗箱实验

2024-02-09

    明暗箱实验 :

明暗箱实验最早由J.克劳利和F.K.古德维于1980年提出,作为评价抗焦虑药物药理效应的动物模型。实验箱体由黑暗和明亮的两侧箱体组成,中间通过一个小的门或者通道连通而成。其中黑暗箱较小(占据约1/3箱体),封闭黑暗无照明;明亮箱较大(占据约2/3箱体),开放明亮有照明。

为常用的啮齿类动物(大鼠和小鼠)非条件性焦虑实验模型之一。以啮齿类动物天生对黑暗封闭环境的偏爱(趋黑箱)和对明亮暴露环境的探索特性(趋白箱)为实验基础进行测试,即动物天生具有不喜欢明亮区域和自发探索新环境的两种倾向。利用动物这两种动机之间的对抗,造成焦虑状态,无需事先训练动物,检测快速易行。

明暗箱实验模型

实验基本操作程序是:实验开始时将动物放入明亮箱,让动物在箱体内自由探索10分钟,并记录其行为,包括进入明亮箱的潜伏期、明暗两侧箱体内的运动距离、停留时间、穿梭次数等,并将动物在明亮一侧箱体的停留时间和穿梭次数行为作为衡量焦虑行为的主要指标。

明暗箱实验常被应用于预测抗焦虑类药物或促焦虑药物对小鼠或大鼠行为的影响,抗焦虑药可以增加明亮一侧箱体的停留时间,而促焦虑药则相反。但是,此实验范式容易受到自然偏好的影响,结构效度方面存在欠缺,行为表现和其他焦虑检测范式下的变化存在不一致之处。如前脑钙调磷酸酶基因敲除的小鼠在明暗箱测试中在明亮区的时间停留减少,而在高架十字迷宫测试中开放臂停留时间增加。这一实验范式需要和其他多重焦虑模型并用来得到更可靠的焦虑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