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动力论

2024-02-01

    心理发展动力论 :

在西方心理学史上,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杰列举了6种不同的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观点:①只讲外因不讲发展的,如法国启蒙思想家J.-J.卢梭的理论。②只讲内因不讲发展的,如德国心理学家K.比勒的思维研究。③讲内因外因相互作用而不讲发展的,如格式塔心理学。④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如联想主义心理学。⑤既讲内因又讲发展的,如美国心理学家E.L.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⑥皮亚杰自己的观点,它与上述各种理论不同的是,既讲内因外因相互作用,又讲发展。“矛盾”问题,是皮亚杰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在《关于矛盾的实验》(1975)一书中,分析了认知的不平衡与矛盾的辩证关系,论述了不平衡性的各种表现。皮亚杰把这种不平衡及其表现称为矛盾的心理发生上的根源。这是他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所做的一种辩证分析。

在苏联心理学界,有些人也曾有过否认心理现象中具有自己的内因的思想。他们把“心理是客观现实决定的”和“心理又是有自己的内部矛盾的”这一唯物辩证的规律加以割裂,并把它们对立起来。S.L.鲁宾斯坦在他的《心理学原理》一书中,第一次试图从理论上阐明在个体发展中心理发展的动力,他指出心理发展的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A.N.列昂节夫、G.S.科斯鸠克、D.B.艾利科宁和N.D.列维托夫等都有类似的论述,并各自提出了关于内因(即动力)的不同见解。A.A.柳布林斯卡娅在《儿童心理发展概论》一书中,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心理发展的3种矛盾是构成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这3种矛盾是:①在已经取得的旧有能力和同它们一起产生的新的要求之间的矛盾。②在旧的和新的行为方式之间存在的矛盾。③在内容和形式之间所产生的矛盾。这种观点不仅在苏联心理学界有一定代表性,也对中国心理学界开展心理发展理论问题的讨论起过积极作用。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心理学界对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特别是关于“矛盾”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的主要观点有:①社会环境向儿童提出并为他所接受的要求与为完成要求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及熟练程度之间的矛盾。②新的任务与早已形成的思维及行为习惯方式之间的矛盾。③认知与意向的矛盾,或认知与反应动作的矛盾。④儿童在生活和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新需要与当时所具有的可能性之间的矛盾。⑤由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儿童已有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⑥对当前社会需要和要求的反映与主体当时的内部状态之间的矛盾。⑦儿童在实践中引起各种新的反映与原有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或新旧反映的矛盾。分歧尽管存在,但其中却反映出比较一致的倾向。参与讨论的心理学工作者大都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其心理的内部矛盾或内因。在众多的内部矛盾中,必定有一种主要的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总的动力。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由于发生“文化大革命”而中断,直到1978年,中国心理学界才开始重新重视这个问题的研究。在中国第2届心理学学术年会上,朱智贤做了《关于儿童心理学研究的若干问题》的报告,指出必须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实验材料阐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内因)和外部矛盾(外因)的辩证关系。之后,出现了不少对这个问题的新见解和新观点:①综合动力论。即内因和外因所构成的“矛盾系统”就是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总动力。②认为分析和综合的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③认为在活动中,儿童对社会和教育的要求的反映与其原有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