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论

2024-01-31

    建构论 :

“建构”这一术语类似于建筑行业上预先建造好的图式与零部件,通过建筑者的积极主动劳动来建造出一个新的工程产品。“建构”是主体能动性的体现,是主体从主观出发积极主动地对客观事物在头脑中进行组合的过程。

建构论是继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之后进一步发展起来的新流派。建构论以《实在的社会建构》(1982)一书为标志,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一种强劲的社会思潮。一般认为,建构论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学派,西方主要有6个建构主义的分支取向盛行:①激进的建构主义。②社会性建构主义。③社会文化建构论。④认知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⑤社会建构论。⑥控制论的建构主义。建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O.科恩伯格、R.J.斯腾伯格、德国心理学家D.卡茨、苏联心理学家L.S.维戈茨基等。建构论作为世纪之交在西方涌现出的新思潮,其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比较深厚的社会思想根源和科学技术背景。

西方建构论的产生源于对西方现代科学知识发展问题的反思和总结。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以客观主义的传统知识论为基础,而建构论则试图超越客观主义知识观与主观主义知识观的二元对立,强调知识的内在生成及主动建构活动,以此寻求知识学习的新路径。建构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反对经验实证主义,认为心理并非独立的“精神实在”,而是一种社会建构。在知识反映问题上,西方传统上盛行着经验论和先验论这样两种不同的知识观。经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属于外源性的知识观,知识预成于外部世界。先验论强调学习的天赋、潜能和预成,属于内源性的知识观,认为知识预成于内部世界。建构论者既反对知识学习的外在预成论思想,也反对知识学习的内在预成论观点,提出了知识学习的第三条道路,遵循着建构的规律和道理,即知识反映的渐成论和生成论的综合。

建构论者认为,不存在独立于人之外的世界之本源,一切知识都是人的认识和建构的结果,都具有文化相对性。文化历史成果和知识都是文化的载体,均渗透着人的主观假设与价值选择。科学和文化是发明的,而不是发现的。自然科学技术也是社会关系建构的产物。他们反对脱离实际的科学文化中心传播模式。建构论者认为,任何一种建构都必须通过人与社会(环境、他人)的互动才能实现,其主要有3个基本命题:①强调知识生产的建构性。②从个体主义转向群体主义,强调知识建构的社会性。③由单向决定论转向互动论,强调知识“共建”的辩证性。

建构论者主张,知识文化活动的本质是语言的意义建构活动,话语和叙事的方式是人类知识学习活动的真正中心。语言、话语和叙事活动不仅同认知加工具有关联性及同构性,而且比认知活动更为基本。语言是唯一的社会实在,语言的学习依赖于语境,语言规则包含着人们的文化生活模式。科学语言存在于学科共同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协商和约定之中,被随后普遍化为“科学事实”。知识学习就是语言的学习和建构,实现着从个体语言转向公共语言。在这个意义上,个体的知识语言学习并不是由个体决定的,而是由文化习俗所规定的。建构论者无疑开拓了心理学研究人类许多高级的精神生活领域,提出了一种积极的理解人的新模式。但是,其也存在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