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本

2024-01-28

    心理文本 :

是从文本分析、文本理解的立场对心理学研究对象所赋予的一种理解。文本,从词源上来说,表示的是编织的东西;从语言学、文学角度来说,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是作品的可见可感的表层结构。它根据一定的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规则组成整体语句或语句系统,有待于读者阅读、理解。在解释学中,法国哲学家P.利科尔则将它定义为“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在教育学中,美国教育学家M.阿普尔认为文本是由人类活动与自然活动创造的所有有意义的材料:象征的、身体的、物质的等。文本的概念已被延伸到一切有待理解的对象: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承载着某种社会意义的作品,诸如讲话、表现、艺术作品和事件等书面文件,被称为社会文本;那些作为思想、感情、动机、人格、价值观承载物的各种心理活动的产物,诸如个人生活史、心理咨询与访谈文本、学术成就、劳动产品等,则被视为心理文本。

对于心理文本,心理学领域有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①文本分析。侧重于以自然科学模式提取文本特征,探索、总结文本中讨论的主题类型,进而揭示文本背后所隐含的真实存在的心理过程、心理特质或心理状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客观、真实的事实依据。②文本理解。大多沿循解释学立场,要么彰显文本理解的客观性维度,以移情理解澄清文本的原意或揭示文本背后的精神生命,如德国哲学家W.狄尔泰的理解心理学;要么偏重理解的主观性或存在论维度,以文本理解达成个人生命价值的筹划与显现,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的存在分析心理学;抑或追寻文本理解的批判、解放旨趣,以文本理解澄清病态行为或病态心理学背后的深层社会机制,进而促进人类解放或心理学健康发展,如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哲学家E.弗罗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德国哲学家M.霍克海默的批判心理学。显然,不同的研究路径、立场中,心理文本的含义各不相同。

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必要的视野或路径,文本研究已在心理学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促进心理学获得新发现和新进展。但总体说来,它仍是心理学的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仍需解决诸多对自身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例如,怎样确立坚实的理论基础,如何拓展成熟的研究技术,如何处理与其他研究类型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