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脑干反应

2024-01-28

    听觉脑干反应 :

ABR一般使用咔嗒声(click)进行诱发。具体由声音刺激出现后1~10毫秒内出现的一系列反应波组成,根据潜伏期时间分为Ⅰ、Ⅱ、Ⅲ、Ⅳ、Ⅴ5个成分。

早在1967年,研究人员首次发表了在动物头皮非侵入性的电极放置可以记录到耳蜗电位。20世纪70年代初,首次利用平均叠加的方法在人类头皮电极记录到了源自于听觉脑干的电生理波形。1974年,有研究这提出ABR可以作为一种临床听力阈限评估的客观手段,并适用于成人和婴儿。1975年,首次报道了ABR与脑干病变的关系。现在,作为一种成熟的检验指标,ABR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听阈估计、新生儿听力筛查检测、听觉通路病变检查、估计听觉通路的完整性等。

根据众多生理、病理实验证据,通常认为,ABR的波Ⅰ源自耳蜗、波Ⅱ源自耳蜗核,波Ⅲ源自上橄榄核,波Ⅳ源自外侧丘系,波Ⅴ源自下丘。新近的研究表明,ABR各波均为突触后电位,因此,各波的潜伏期除了与神经传导速度有关之外,还受突触发育程度以及传递障碍的影响。

临床ABR是一种操作简单的无创记录手段,一般的标准程序是正极电极放置于颅顶,负电极放置于乳突或者耳垂,接地电极置于前额(见图)。ABR幅值和潜伏期不受状态影响,被试可以在休息或睡觉状态下完成记录。

听觉脑干反应记录示意图

复杂声(言语、音乐或环境声音)诱发的听觉脑干反应被称作复杂听觉脑干反应,由美国西北大学教授NinaKraus教授于2012年首次提出。由于复杂声音大多具有周期性结构,且持续时间较长,所以诱发cABR可以分为瞬态反应和持续反应两个部分;前者的波形类似于简单声诱发的听觉脑干反应,而后者类似于频率追随反应。Kraus等人认为,传统ABR可以用来检查被试是否能够听见,而cABR可以用来检查被试是否能听懂,其中cABR对于诱发声声学特征,如音调、音色以及谐波结构的保真性反映了被试对这些声音性质的加工程度。

目前较为成熟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是合成言语单音节/da/诱发的cABR范式。时间长度为40毫秒的合成言语/da/包含瞬态和持续两个部分,前者为辅音/d/,持续时间为10毫秒,后者为元音/a/,持续时间为30毫秒。元音/a/包含3个准周期波:d、e、f波,周期约为10毫秒,这部分含有基频(F0)以及5个共振峰(F1~F5)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