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主义范式

2024-01-20

    心理主义范式 :

是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建构的最初尝试。与行为主义范式、信息加工范式相对。从总体上看,心理主义范式初步具备了科学心理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即坚持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向、方法中心论的科学观与逻辑主义、还原主义、客观主义的研究原则。较为独特的是,它保留了心理、意识的重要位置,注意到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生理现象的差别;在坚持实验方法的同时,重视内省法,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心理学不同于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达成“客观”的途径;虽然坚持以生理学观点说明心理现象的原因或规律,但是反对将心理现象归纳为物理或生理现象,反对将心理学归结为物理学或生理学。

心理主义范式产生于创建期(1879~1930)的意识心理学。在不同类型的意识心理学中,其表现方式、坚持的程度又有所不同。德国心理学家W.冯特一生至少描绘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图景。在海德堡大学期间,他试图在自然科学框架内构建心理学,强调心理学采用生理学的实验方法,以生理原因解释心理事件,经由生理学途径达成对心理活动的自然主义理解。到莱比锡大学后,他主张自然科学研究的是间接经验;心理学研究的则为直接经验;提出心身平行论,反对将心理现象还原为生理现象,拒绝以生理原因解释心理事件,将心理学看成介乎“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之间的学科。其后,他的继承者使心理主义范式获得了较为完整的表达:德国实验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将实验方法运用于记忆研究;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O.屈尔佩领导的符茨堡学派则将“系统实验内省”的运用范围拓展到思维、动机领域;艾宾浩斯还提出说明心理学与描述心理学相抗衡:“描述心理学对直接经验分析感兴趣并倾向于类型学的概括,说明心理学首先依靠实验和量化研究;它们一派重视通则,一派重视个案。”心理学的学科定向由此限定在纯粹的自然科学;英国心理学家E.B.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则抛弃了冯特心理学的“精神科学”方法论元素,极端化了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主张,使机械论、实证论成为心理学方法论的要旨。此外,奥地利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心理学及以W.詹姆斯、J.杜威为代表的美国机能心理学的方法论,也带有心理主义范式的一些基本特征。所不同的是,它们分别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位于无意识、心理机能,在对逻辑主义、还原主义、客观主义研究原则的理解上也展现出不同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