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感

2024-01-14

    孤独感 :

孤独感表现:回避人际交往这种社会关系的缺乏感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美籍德国儿童精神分析医生E.H.埃里克森认为,这是个体心理社会性发展的第6个阶段,即亲密对孤独阶段(18~24岁)可能形成的消极品质。其特征是:个体感觉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不能有效获得友谊和爱情,离群索居,回避人际交往。有学者认为,从心理动力学和发展的观点看,孤独是一种状态,直到青少年期才会被体验到,而这一时期正是父母不再被作为依恋对象的时期。美国精神分析学家H.S.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也认为,真正的孤独感直到青年期才能被体验,这正是在一对一的友谊关系中,亲密需要刚刚出现的时期。然而,也有研究表明,个体在儿童期已经能理解什么是孤独,并有一些儿童自我报告了孤独感。孤独感分为社会性孤独感和情感性孤独感。社会性孤独感产生于缺乏社会关系网络或感到不属于某个群体,如感到被排斥;情感性孤独感产生于缺乏对另一个人的亲密依恋,如没有人真正了解你、在乎你。

个体的人格特点、交往目标、人际关系知觉水平,以及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等都会影响孤独感,特殊的创伤性事件或情境也是导致孤独感的重要因素。例如,重要他人的丧失、家庭不和睦乃至破裂、重大失败事件等。长期的孤独将影响个体的社会认知、人格和社会能力、人际关系的发展。因此。孤独感也是个体社会适应不良的指标之一,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个体为摆脱孤独感,可能改变自己、可能远离群体,也可能以更偏常的方式对抗他人或群体。有研究发现,孤独感有时会对个体产生积极影响,如孤独感会增加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个体以此来试图恢复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