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聃龄

2024-01-09

    彭聃龄 :

生于湖南长沙。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并留校任教。1979~1981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系、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心理系作访问学者。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主任(1988~1993)、脑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1997~2000),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1989~1993)、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1989~1993),《心理学报》副主编(1994~1998),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995~2000)。获得全国优秀教师(1998)、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2005)、教育部科技进步奖重大贡献一等奖(2004)、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导师(2009)、中国心理学会会士(2018)等奖项或荣誉。

彭聃龄早期研究形状知觉和运动知觉,随后研究汉语字词识别、句子理解、双语、儿童语言发展、词汇识别的计算机模拟以及电视收视效果的评价系统,揭示了汉字形声字读音和语义提取机制、词素在词识别中的作用、汉英双语者语言理解和产生的过程。后又转向语言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系统探讨了汉语字词加工、调节、学习和障碍的神经机制,提出了词汇阅读的多维交互激活模型以及“优势激活区和调节机制”的假设,将情绪调节机制与加工水平理论引入词汇阅读的研究。还研究了汉语阅读障碍和发展性口吃,发现阅读障碍主要与腹侧通路自下而上的加工异常有关,口吃主要与基底节-皮质和小脑-皮质神经通路的异常有关等。

主要著作有《普通心理学》(主编,1988)、《汉语认知研究》(主编,1997)、《认知心理学》(合著,2004)、《汉语认知研究——从认知科学到认知神经科学》(主编,2006)等14部,并在国内外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