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化行为问题

2024-01-05

    外化行为问题 :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T.M.阿肯巴克提出把儿童青少年心理病理问题分为内化行为问题和外化行为问题。外化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品行问题和注意缺陷或活动过度相关症状。其中品行问题又分为过失行为(如偷窃、欺骗、逃课、物质滥用、破坏公共财物等)和攻击行为(如打架、不服从、挑衅、威胁他人等);注意缺陷或活动过度相关症状也分为两类:注意缺陷相关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动过度相关症状(如静坐不能)。美国心理学家P.J.弗里克根据破坏-非破坏、公开-隐蔽两个维度将品行问题分为4类:对抗(如脾气暴躁和专横)、攻击(如打架斗殴和欺辱)、财产侵犯(如欺骗和虐待动物)和身份违反行为(如物质滥用和出走)。

外化行为问题与反社会行为、品行问题也可交替使用,在法律上又称犯罪行为、违法行为等。由于这类行为表现的多样性,有些研究者提出不应将外化行为问题进一步分为亚型。但也有研究证据表明,外化行为问题的亚型有不同的病因和发展轨迹。也有研究者根据外化行为问题开始的年龄,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称为“只限于青少年型”,另一种为“持续终生型”,这两种类型的危险因素和发展轨迹各不相同。整体说来,外化行为问题从幼儿期开始出现,到青少年期(约17岁)达到最高峰,然后随年龄增长而减少,但存在一定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许多儿童早期的外化行为问题具有较强的持续性。早期外化行为问题对后来的学业、行为、同伴关系以及成年期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该领域的研究将有助于改善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