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员-运动员关系

2023-12-23

    教练员-运动员关系 :

在竞技体育中,教练员和运动员处于最关键、最核心的地位,两者间的关系是“教与学”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影响运动员的自我意识、自尊心等个性因素的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日常训练效果和临场竞技表现。

英国运动心理学家S.乔维特于2007年提出了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3+1Cs理论,并开发了教练员-运动员关系问卷(CART-Q)。其中,3Cs指亲近性、承诺感和互补性,分别代表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成分。①亲近性。指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情感纽带(如喜欢、信任、感恩),反映了两者的情感依附程度。②承诺感。指教练员和运动员建立、维持依存关系的意愿,反映了两者共同合作的认知倾向。③互补性。指教练员和运动员富有成效的合作性互动(如友好的、轻松的、回应的),反映了两者共同努力以改善绩效的行为模式。

亲近性、承诺感和互补性可通过直接视角和元视角来进行评价(见图)。直接视角反映了教练员或运动员在亲近性、承诺感和互补性上对另一方的知觉,如“我喜欢我的教练”“我喜欢我的队员”。而元视角则反映了教练员或运动员如何准确地知觉和推断出另一方在亲近性、承诺感和互补性上的反应,如“我的教练尊重我”“我的队员尊重我”。通过对教练员与运动员的直接视角或元视角进行一致性比较,可以得出+1Cs,即共同定向,包括3个维度:假定的相似性、实际的相似性及同理心理解。

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共同定向

与其他强调教练员主导地位的理论模型不同,3+1Cs理论突出强调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对等互动关系,动态地揭示了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双向交往过程,涵盖情感、认知和行为3个层面,从而全面地阐释了关系主体的互动模式。另外,3+1Cs理论还创造性地将教练员与运动员进行配对,作为研究的分析单位,促进了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研究的深入发展。3+1Cs理论已成为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中国学者杨鑫等认为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具有明显的层级结构,教练员一般多处于主导地位,而运动员多处于从属地位,行为互动还会表现出反向互补性,即教练员会表现出支配性(如指挥、组织、命令),而运动员会表现出服从性(如同意、接纳、执行)。鉴于此,他们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问卷进行了修订,即在保留亲近性、承诺感和互补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了(教练员的)支配性和(运动员的)服从性维度。研究表明,新版教练员-运动员关系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在中国教练员和运动员群体中施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