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际接触假说

2023-12-30

    群际接触假说 :

是改善群体之间关系、消除群际偏见的重要心理学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于1954年提出该假说,当时他论述了废止种族隔离教育能够减少种族偏见的主张。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群际之间的接触可以减少偏见,主要是由于不同群体间人们的接触可以增进对彼此相似程度的认识,知觉到的相似性能够产生相互吸引。接触也是获得新信息的方式,虽然刻板印象难以改变,但当人们接触到与原先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足够多或是遇到大量例外的情况时,刻板印象是能够被改变的。

研究指出,群际接触假说的成立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①群体要有基于共同目标的合作。②群体必须以平等的身份进行接触。③群体间的接触必须达到增加相互熟悉度的程度,接触要有足够高的频率、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近的距离。④群体间的接触要有权威或制度性的支持,权力部门和权威人士要明确支持群体接触。按照这些假设的条件,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奥运会、跨群体对话会等都可以减少不同群体之间的偏见。在符合这些条件的情况下,群体通过接触确实能够达到消减偏见的效果。然而,现实社会生活中符合这样条件的情况是相当少的,因此社会心理学家对群际接触假说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延伸接触假说。延伸接触假说认为,要消减不同群体间的偏见,个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并不一定是必需的,人们知道自己的群体中有成员和另外群体的成员进行接触并建立了积极关系,也能够达到消减个人偏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