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 :
角色包括5个基本要素:①角色扮演者。②社会关系体系。③社会地位。④社会期望。⑤行为模式。角色的特征包括:①角色是行为方式。②角色存在具体的表现规范。③角色是结构的一部分。④角色具有合法的权利。⑤角色具有义务的性质。
按照不同的分类原则,角色可有不同的分类。①根据角色所获得的社会地位是否经过角色扮演者的主观努力,可以将角色划分为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先赋角色指个体与生俱来的,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能获得的,或被社会指定的角色。它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建立在遗传、血缘等先天、生物因素基础之上的先赋角色,如种族、国籍、性别,以及家庭关系角色如父子关系、母女关系中的父亲角色与儿子角色、母亲角色与女儿角色等;二是由社会规定的、制度性的先赋角色,如通过世袭制而获得的地位角色(皇帝、贵族、平民、奴隶等)。自致角色指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占据某一社会地位后所获得的角色,如通过某种特定的考核成为一名公务员、律师、医生和工程师等。②按照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可将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规定性角色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属于这类角色的,如警察、法官、党政干部和新闻发言人等。开放性角色指没有严格和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父母、夫妻、子女、亲戚、朋友、顾客和乘客等大量日常生活中的角色都是开放性的。③根据个体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可将角色分为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自觉角色指个体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自觉角色是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经常体验到的。不自觉角色指个体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一般来说,当形成自觉角色的原因不存在时,个体就容易形成不自觉角色。
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要承担某种社会角色。个体在确定所要担当的角色后,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这个角色表现出来。当个体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担任这一角色,并按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由于个人特性和角色扮演能力不同,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某个角色能否得到充分履行和体现,是因人而异、因情境而异的。个体自身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称为角色距离。由于个体与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总会有差异,所以角色距离是普遍存在的。同时,由于个体在社会不同群体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往往需要同时扮演若干角色。当这些角色对个体的期望发生矛盾,难以取得一致时,就会出现角色冲突。
角色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个体借以展现和规范自我的社会舞台,是联系个体与社会的重要桥梁。社会影响个体的过程,就是通过个体的不同地位而提出不同的角色规范,期望个体按照这种规范展开行动。同时,个体不仅只是遵从现有的角色规范,他还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能根据自身对情境的理解赋予其不同的意义,以指导自己的独特行动,从而使社会生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形成既存在共同性又个性鲜明的个体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