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调性假设

2023-12-21

    功能失调性假设 :

由俄裔美国人A.T.贝克首次提出。贝克把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分为两个层次,包括浅层次的自动负性想法和深层次的功能失调性假设。人们对待世界的信念和假设是从童年期开始的,通过生活经验,个体会建立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各种假设,即认知图式,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这种认知图式通常是无意识的,人们倾向于选择与图式一致的信息,忽略不一致的信息,成为支配人们日常行为的规则,主宰人们的日常行为及处理事情的方式。但人们对待世界的假设并不都是理性的,有些假设是消极的、极端的,因而就表现为功能失调性态度。例如,一个人抱着否定的自我图式,认为自己无法学好英语,那么即使通过努力英语成绩有了提高,他也不相信自己。因为他脑中存在的认知图式排斥与它不符合的经验。当现实与原有的认知假设不一致时,原有的认知假设会支配当前的行为,结果往往是否定当前的经验而去相信以前消极的、僵硬的假设,进而产生一系列的负性情绪和不良行为。

功能失调性假设的特征有:①不符合人类经验的真实性,如“我应该是完美的”“我该永远强大”等不合理的想法。②僵硬、极端、过分普遍化,不能因时制宜,没有考虑情境因素。③阻碍实现目标,如追求完美会引起焦虑,抑制能力的发挥。④表现过度的情绪,如抑郁绝望等。⑤会影响个体的行为,但是没有明确的表达。

功能失调性假设的主要类型有:①成就,需要成功,有高的操作标准。②接纳,被人喜欢,被人爱。③控制,要左右事物的发展变化,成为强者。

人们早期经验形成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或称为图式,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而不为人们所察觉,即存在于潜意识中。一旦这些图式为某种严峻的生活实践所激活,则有大量的“负性自动想法”在脑中出现,即上升到意识界,进而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