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韧性在运动领域的应用

2023-11-27
心理韧性在运动领域的应用:杨勇涛等人[6]的研究表明,心理韧性水平影响运动员在压力情景中的风险决策行为,高心理韧性水平运动员有更多的冒险行为[7]。还有一些研究者致力于将测量工具本土化,如李?o等人根据心理韧性的过程模型,编制了优秀运动员心理韧性量表[8];李涛等人为了更好的了解运动员心理韧性水平,对运动员心理韧性问卷编制与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国外对于运动员心理韧性的研究较中国深入。首先对运动员心理韧性进行研究的是外国学者Loehr,他认为运动心理韧性不是天生的,以竞赛需要来看,他将运动心理韧性划分为自信、消极或积极能量、专注力、态度控制、视觉意象控制和动机水平6个因素。尼克加利等以理查德森等人的韧性模型为指导所提出的运动心理韧性概念模型成为运动领域探讨心理韧性的经典模型。福里等对运动心理韧性的相关心理特征进行了研究;基于塞利格曼习得性无助的工作框架。创造了一个为国家队运动员培训的心理韧性计划。初步数据表明,20名乐观的运动员中有16人首次获得世界级比赛的奖牌。虽然该项计划的指导范围比较狭窄,但是对于以后的研究者有很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