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教师职业倦怠,是教育界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它是一种由于工作导致的心理疾病,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语文教师因为学科特点和性质本身对于情感投入的强调以及工作负荷的巨大、投入与成效比低而不幸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
1、语文教师教学的重复性和复杂性
有人把教师比喻成为学生撑船的船家,把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送到彼岸。这个比喻虽有它的不恰当之处,但却真实地体现了教师工作的重复性。不仅是教学内容的重复,在教学过程中很多都是简单的重复。比如批改作文,语文教师所要做的除了找到大家的亮点和进步,就是要找出作文中的错字、错词、病句,并下评语提醒他们改正或者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如此常年反复。其次,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一样。语文教师要分析不同学生的情况,针对每一位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语文内容的复杂性。语文的课文内容本身包罗万象,历史文化、人文哲学、军事地理、风俗人情,其内涵十分丰富。
2、语文教学成效的迟滞性和难测量性
语文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凝聚,可谓博大精深。语文的学习是一种终生的学习,在某一阶段只能学到一些最为基本的语文知识,语文课程在初中、高中、大学还要重复开设,这就是语文教学具有迟滞性的原因。然而,我们总想尽快让学生在自己教学的某一阶段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看到自己的教学效果,结果往往造成失望。
语文的隐性知识包括学生在语文课堂外习得的语文素养,比如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审美观等。由于评价语文教学效果的手段单一,往往是通过期中或期末这样的可以量化的考试来测量教学效果,但这种测量方式只适合于显性知识的测量,对于隐性知识则是很难测量出来的。教师会觉得教学效果得不到认可。
3、语文课堂的开放性与试卷评价的标准性之间的矛盾
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面对的不是针对教材应该“怎么教”(教学方法的选择)的问题,而是“教什么”(教学内容的选择)的问题。这主要由语文学科的开放性所决定。然而,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语文课堂上可以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是语文教参与试卷上是有标准答案的。比如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形象分析,笔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班上大部分同学认为她是一个刻薄自私的小市民,鲁迅对其抱有批判与同情之心,应作为中间人物来看待,课堂上教师充分肯定了他们积极独立地思考的态度及观点但是,期中考试试卷上的答案赫然将其做反面人物来标榜,认为她是人格被扭曲的庸俗小市民的典型。学生以课堂之见来答考卷之所问,此题普遍被扣分。试卷发下来后,学生不知道这个“标准答案”从何得出,教师也和学生一样迷茫。升学的强大压力驱使人不得不服从。以后的课堂再不敢让学生就某些问题(如主题思想)等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的个性解读也因此被湮灭在“教参”绝对的真理上。日复一日,长此下去,课堂逐渐失去了原本多姿的争鸣与创见,学生的学习兴趣淡薄,教师沦为教参与标准答案的宣讲机器,倦怠感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4、专业素养要求的宽泛性和自身能力水平的有限性之间的冲突
从事过一线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们大多有这种体会:当老师难,当语文老师难,当现在的语文老师更是难上加难。语文教师德知识储备主要由: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四方面组成。“背景性知识”虽然只是5个字,但是内涵极其丰富,包括思维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科学知识因而有人曾经形象地把语文教师比喻为一个杂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课堂上需要的各方面知识能信手拈来,自由发挥。可是由于语文教材变动频繁,各种知识更新迅速,学海无涯身有涯,教师除了要应付繁重的工作压力外,还得抽出时间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能与当今社会的各种观念、知识相趋。这会使语文教师产生焦虑和无助的情绪,长此以往,倦怠难免产生。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