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学习的积极体验:1.改变认识,培养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里格曼认为,“快乐人生”“参与人生”与“意义人生”是人们能够获得幸福人生的三种状态,并不只有“快乐人生”一种状态能让人获得幸福。三种人生都能体验幸福,而同时拥有三种人生的人,幸福感将大于单个人生所能获得的幸福感总和。其中,“快乐人生”所带来的幸福感最为短暂。马丁?塞里格曼说:“这一点值得大家注意,因为有太多人以追求享乐为生活的目的,但是参与和意义却远比享乐重要。”
当人们在学习以外找到了更多的快乐体验的时候,会忽略学习过程所带来的快乐感。学习所带来的参与感及意义感,可能远比那些短暂的快乐感重要。而参与状态的主动与被动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去看,有其有限的意义,并可以得到这样的解释:被动学习容易产生学习倦怠,导致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力较低,无法长期保持较高注意力;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自我效能感让人们不太愿意在不擅长的地方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那些认识上感受不到意义感的学习产生学习倦怠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加德纳认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赶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
2.创设能提高自尊水平的社会比较的情景
自尊水平的提高能够明显提高人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感,而社会比较则直接影响人们的自尊水平。人们常常认为,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会产生嫉妒、敌意、挫折等消极的情感。其实不然,无论是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还是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都不必然导致积极的或消极的效果,究竟会产生哪种效果还取决于具体的情景。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与比自己强人的上行比较中,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密切,或同属一类,那么会产生积极效果。在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中,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密切,或同属一类,那么会产生辐射效应,即对方的不良品质会辐射到自己身上,从而降低自尊;如果比较目标与自己关系疏远、陌生,或不属一类,则会产生对比效应,即感到比对方强,从而提高自尊,提高积极性。
3.参与积极的体验行动
要体验更加积极的品质,如“心流”、习得性乐观品质和 “个性力量和美德”。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提出,“心流”是人们全身心投入某事的一种心理状态,“心流”产生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让人们去不断地奋斗。在学习的各种体验中,能力和任务能较好地契合并顺利完成任务时,“心流”这些状态就会出现。它在学习中能明显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加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习得性乐观与习得性无助相对立,它是人们把失败归因于外部的(而非个人的)、可变的(而非永久的)、具体的(限于特定情况)习惯,帮助人们有更好的学习表现和更快的状态恢复。“个性力量和美德”则为协助制定积极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框架,确定了绝大多数文化认可的美德。积极响应这些美德的普遍性暗示,在学习中尝试体验沉浸、忘我和冥想的益处,并用风趣和细心来设计美好的生活,会在实践中产生更多的幸福。
被动学习的积极体验
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