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需要及内驱力
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它是主体的一种追求学习成就的倾向,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它的主要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这种愿望和意向是驱使主体学习的根本动力。学习的需要对学习的作用,称为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或学习驱力。
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中的基本构成成分。它直接制约着主体学习的积极性。学习中的注意状态、情绪状态和意志状态,是学习积极性的三个主要心理状态,它们都是和学习需要直接相关的。
学习需要由认知需要、交往需要和自我提高需要三因素构成。认识需要是一种“要求知道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也就是说,认识需要就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需要。它直接指向知识本身,并以接受刺激获得知识为满足。好奇心就是它的表现。认知需要是教学中最重要最稳定的学习需要。
交往需要指的是“个体希望获得长者或承认其独立意义的群体的赞许或受纳,并从中获得替代的或派生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是在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它不直接指向知识本身,而是学习作为赢得赞许或受纳的手段。交往需要是一种间接指向学习的学习需要。如“羡慕学生的地位与外表”,“服从家长的决定、实现家庭的希望”、“争取入队或做个优秀学生”等。
自我提高需要指由学业成就获得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也不直接指向知识本身,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比如“升学”、“保持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或声誉”、“追求个人名利”、“选择职业,完成个人志愿”等需要。
学习需要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动力,没有这种主体自身产生的动力,学习活动就根本不会发生,以后,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结构中心主导因素。有了学习需要,是否就必然产生学习积极性呢?驱力理论认为:“激发起一个动机就为执行某个行动提供必要的能量或驱力,动机强就意味着驱力大,推动行为的能量也就大,而这最终意味着行为更多、更激烈、更持久。”
(二)学习期待及诱因
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结构的另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学习期待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意念。学习的诱因是指激起需要的条件或满足需要的对象。因此,学习动机结构中的学习期待成分,就其作用来说,可称
①冯忠良:《结构——定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为学习的诱因。诱因理论认为:“行动着的机体懂得它的行为将有什么后果。因此,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希望得到的事情上和试图避免的事情上。 我们的行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努力。我们的动机主要是想到行为的后果。 行为受诱因的激发而不是受驱力的激发。”这一观点走到了问题的另一极端。事实上,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把行动指向某一个特定的目标,任何目标都不可能与需要完全无关。目标是由需要引发的。目标对主体的作用机制,就是使需要得到满足。因而能够满足主体需要并使主体感到可以达到的目标激发学习期待。学习期待使学习者的行动指向确定的方向,从而形成完整的学习启动机制。
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结构中的主导成分,学习期待是形成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