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应对策略

2023-10-17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应对策略:(一)积极做好自我调节

  1、通过学习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调试方法

  积极参加心理健康讲座等宣传教育活动,选修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学习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方面的知识,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树立科学的健康观,掌握一些鉴别心理问题的方法和常用的心理调适方法。

  2、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方面的社团等实践活动,丰富生活体验,增加社会阅历,从而不断增进人际关系,提高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力。

  3、探索合适的学习方法

  大学学习进度快、疑难多,学习自立性和探索性大,所以,大学生要根据大学学习特点,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保持适度的学习动机。

  (二)情感调节

  大学生精力旺盛,情感丰富.情绪波动大,常常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如果不良情绪所产生的能量难以释放,就会影响个体身心健康。因此,要学会情感调节,使不良情感得到转化,即将不良情绪带来的能量引向比较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向,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积极行动。

  (三)语言暗示调节

  语言是人们用来彼此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大学生由于知识和阅历不断丰富,具有独立思维能力,通过科学运用语言暗示的技巧。可解决一些思想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合理宣泄调节

  情绪有的可以升华.有的也没必要升华,在适当的场合,合理宣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同样可以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因此要学会合理宣泄情绪,首先要注意情感宣泄的对象、地点、场合、方式等,切不可任意宣泄,无端迁怒于他人或他物,造成不良后果。

  (五)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

  大学生已经开始走向成熟,自我意识已基本建立,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因此.每个大学生都应增强心理卫生意识,了解心理卫生的知识,而不应使自己在这方面存在肓点。了解心理卫生知识,就等于拿到了通往健康心理的钥匙,在必要时就可以进行自我调节。

  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是自我暗示法,这对自我心理放松、消除心理压力是非常有帮助的。自我暗示是靠思想、语言对自己施加影响以达到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的目的的方法。自我暗示可以调整自己的心境、感情、爱好、意志乃至工作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下面介绍两种具体的自我暗示的方法:1、冥想放松法。你可以用一件真实的物件,如某种球类.某种水果,或者手头可以找到的小块物体,来发挥自我想象的能力。2、自主训练法。它又叫适应训练法.其中较简单的一种方法如下:(1)取坐姿,把背部轻轻靠在椅子上,头部挺直,稍稍前倾,两脚摆放与肩同宽,脚心贴地。(2)两手平放在大腿上,闭目静静地深呼吸3次;排除杂念,把注意力引向两手和大腿的边缘部位.把意念排导在手心。(3)不久,你会感到注意力最先指向的部位慢慢地产生温暖感。然后逐渐地扩散到手心全部。这时,你心里可以反复默念:“静下心来,静下心来,两手就会暖和起来。”(4)做5遍深呼吸,慢慢数5下。睁开眼睛。学习自我暗示,需要坚强的意志,并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使自我暗示得到恰如其分的应用。

  (六)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首先,大学生心理咨询室的作用是及时解除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并对学习困难、有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使其掌握应付压力的策略,为其扫清正常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以便于学生更充分地发展。

  其次,大学生心理咨询室的主要功能是保健治疗,针对有心理困扰和障碍的学生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通过鉴别、转诊、诊断、干预等程序与技术,消除他们的心理不适,使其保持心理健康。但要注意,大学生心理咨询室与社会上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和医院不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程度不同。学校心理咨询室主要解决一般的心理状态失调或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受挫后的情绪低落、失恋、自卑、攻击等,通过心理测试,及时发现诊断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孤独症等一些生理异常,及时转到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对于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如精神分裂症,要送交精神病院,以免延误治疗。   (七)正确认识自我,提升自信

  自信心是战胜挫折的首要因素。“自我实现预言说”是当个人对自己抱有自信。相信自己能行时,往往就能实现他所想做的事。这其中的道理是,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都有战胜困难的资源。当你对自己充满信心时,你就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和资源,战胜挫折。但如果你对自己没有信心,自卑、紧张、焦虑、恐惧、绝望等情绪会充满你的大脑,就耗费了你的心理能量,压抑了你的智慧和潜能,使你无法战胜挫折。爱迪生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家境贫寒、带着妹妹上大学的优秀大学生洪战辉说:“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山。”他们的经历都说明了一点,只要自信,就能战胜挫折,走向成功。

  (八)重视心理素质教育,将其纳入高校的培养目标

  现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健康发展和人的现代化。作为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己任,以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为目标的高校,应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在重视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的同时,重视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只有学校重视了,防止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才有了保证。心理素质教育是通过心理卫生的教育,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及心理问题的辅导,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的一项科学而系统的工程。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促进其观察、记忆、思维及想象等能力的发展;2、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客观地了解、评价自己,克服虚荣心、自卑、自我中心,拒绝自我等问题;3、形成坚强的意志和稳定的情绪,有自信心、恒心,自制力,果断、坚毅、不怕挫折;避免行为中的优柔寡断、盲目、固执和惰性,用理智控制各种情境中的情绪波动,以稳定和乐观的心态,去克服抑郁、焦虑、烦恼、急躁、孤独等心理倾向;4、培育优良性格。性格与人的成功、发展、幸福息息相关,因此,要培养正直、诚实、责任心、进取、善良、合群、开朗、谦虚等性格品质,矫正虚伪、自私、冷漠、吝啬、骄傲等不良性格特征。

  综上所述,大学是一个人向社会过渡的地方,也是培养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提高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地方。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熟悉和适应大学的环境是其走向人生成功的客观要求和必需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尽快地调整自己,在做到自立、自信、自强、自尊的同时,使自己尽早地融入同学之中,与自己身处的学校的方方面面融洽、和谐地相处,在适应中主宰自己的命运,寻找人生的成功坐标,在顺境中阔步向前,在逆境中顽强奋进,用良好的心态、扎实的行动做出成绩,赢得生命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