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幸福感概念的界定:(一)心理幸福感的定义
心理幸福感以亚里士多德的实现论为哲学基础:“至善就是幸福”。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心理幸福感(PWB)的研究日渐增多。在对心理幸福感结构的探讨中,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理论出发,分别建构了自己认为能代表幸福感的结构。心理学者Carol D.Ryff认为幸福不能等同于快乐,批评了主观幸福感研究对情感的过度关注,认为心理幸福感应该定义为“努力表现完美的真实的潜力”。并发展出六维心理幸福感模型。这六个维度分别是自我接受、个人成长、生活目标、良好关系、环境控制、独立自主。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我国学者邢占军和黄立清借鉴 Ryff 的心理幸福感量表,以中国城市居民为样本抽取了九个因素,命名为:自我成长与进取心、人际适应、自我满足感、成就感、创新意识、自我管理、自主感、压力感和未来感,称之为中国城市居民心理幸福感量表。
(二)心理幸福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区别
心理幸福感与主观幸福感是当代心理学中关于幸福感研究的两个方向。它们在所依据的哲学背景、定义、测评指标、测量工具以及评估幸福指标上存在差别。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所依据的哲学背景不同,主观幸福感的哲学基础是快乐论,心理幸福感的哲学背景是实现论。对于幸福的定义,主观幸福感研究者基本上把快乐等同于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者则认为,人生的意义得到体现才是幸福。从定义出发,SWB与PWB分别发展出不同的测量指标,主观幸福感(SWB)主要包括3个测评指标: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而心理幸福感的指标则涉及自我接受、个人成长、生活目的、良好关系、情境把握、独立自主、自我实现、生命活力等变量。主观幸福感的代表性测量工具有Diener的《生活满意量表》,Bradburn编制的《情感平衡量表》以及Watson,Clark和Tellegen的《积极与消 极情感量表》,而心理幸福感主要有Ryff的基于人类发展观编制的《多维幸福感量表》,Crikszentmihalyi等人根据其“心流 理论”发展出一套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测量活动经验的品质的经验取样法。Waterman(1993)对幸福感快乐与显现的区分而发展出《人格展现问卷》,而自我决定理论发展出《主观活力量表》、《人格抱负指标》、《基本需要》(关系、能力、自主)问卷。主观幸福感重视个体自我评价,认为幸福是评价者个人对真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而心理幸福感的评价主要是依据客观的心理标准,而不仅仅基于个人自己的主观判断,这个客观标准就是人的潜能实现程度。
对心理幸福感概念的界定
2023-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