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产生所反映的社会心理

2023-09-02
网络流行语产生所反映的社会心理:(一)幽默诙谐的心理

  例如网上旅行者往往叫“驴”,它源于“旅”,但意义更加丰富。在网上发起和组成的旅行团队,大多自带沉重的野营装备,如帐篷、睡袋、头灯,长途跋涉于荒山野岭,颇有驴子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精神。“驴”这个词既反映了现实的旅游状态,也在幽默的自嘲中表达了一种乐观情绪,而这正是这类活动的重要精神。由此衍生出“驴行”“驴友”。又如琼瑶体,人们在闲聊的时候往往会乐意浪费时间来运用貌似“打情骂俏”的言语,这样给生活也增添了一丝情趣。   (二)追求便捷的心理

  网络语言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缩略的字母或数字组成的便捷表述。因为网络语言是用键盘输入的,是用来“看”的语言,为了减少对方等待的时间,也为了节约上网费用,追求一种高效率的交流,在特定的语境下,就出现了交流双方都明白的一些字母,数字的缩略。例如:SB――傻逼、LP――老婆等,这些词汇都是网络交流中常用语言的英文或字母缩略,网友们互相明白,心照不宣,既节约了交流时间,又有一种新奇另类的效果,折射出网络群体的不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青年一代现在用字母缩略不仅仅局限于网络打字中了,而慢慢走出电脑,用在了日常面对面的交际中。

  (三)解压心理

  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面对昂贵的房价、收入低和工作、就业的压力,有很多牢骚想发泄出来,网络语言就为人们找到了一个发泄的出口,体现得最为强烈就是“咆哮体”了。咆哮体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惊讶、愤怒的心情。大量的感叹号、语气词和谐音错别字,声音震耳欲聋,视觉冲击力强,能表达强烈的感情,大多数网友以此在虚拟的世界抱怨和宣泄。尽管咆哮体文字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非常大,但这种宣泄总的来说是比较温和的,很少出现攻击性的言语,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自嘲。

  (四)含蓄隐晦的心理

  一些在现实中不好意思出口的语言,在网络中借助缩略语往往含蓄曲折地表达出来。如一些夸人的话,如PLMM――漂亮美眉,YY――意淫,这些词用传统的语言可能说来觉得有失体统,但用缩略语就不觉得。还有一些不文明的粗口也往往用缩略语表示,如BT――变态,LM――流氓,TMD、NND(国骂的拼音字母缩写),草泥马(国骂)既传达了意思,又不失说话者的修养。

  (五)人们的从众心理

  其主要使用者是中青年人,那是由于中青年人思维活跃,有追求新奇事物的心理特征,喜欢跟风,紧随新事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年轻人一旦使用一个时尚、新奇的词,那么很快这个词将会流行起来。再者,大多数网民比较焦虑,所以在网上交流时喜欢用简洁有力的词语来表达他们的心情,以此来缓解压力。比如当看到“给力”或“不给力”等词时,便自然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网络流行语符合了特殊群体的心理状态的需要,反映了他们的社会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