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式:(一)经典错误信念范式。心理理论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念与现实的理解上。大多采用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包括意外地点和意外任务两种。Wimmer 和Pemer(1983)所设计的是意外地点任务:男孩Maxi将巧克力放在厨房的碗柜后离开;他不在时,母亲将巧克力放到另一个碗柜。要求被试判断Maxi回厨房后,会去哪里找巧克力。研究发现小于5岁的儿童常常做出错误的判断,认为Maxi将在巧克力真正所处的位置寻找。Hogrefe等人(1986)设计了意外内容任务:给被试呈现一种特殊的糖果盒―Smarties。英国儿童一见这种盒子就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但事实上盒子里面装的不是糖而是铅笔。在盒子打开前问儿童“里面装的是什么?”几乎所有的儿童都会说“Smarties”;但打开后,儿童看到的却是铅笔。这时再问儿童“在盒子打开前你以为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结果3岁的孩子都会说是“铅笔”。
(二)二级错误信念。Perner(1985)认为,儿童的心理理论从对一级错误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Perner等采用故事法考察儿童对二级错误信念的理解情况。给被试讲述如下故事:John和Mary在公园里玩。他们看到有人在卖冰激凌,M想买但没带钱,她就回家拿钱。一会儿J回家吃午饭。他走后,卖冰激凌的人离开公园到学校去。M拿着钱向公园走,她看见卖冰激凌的人正向学校走,并跟着他一起到学校买冰激凌。J吃完午饭到M家,M的妈妈说M去买冰激凌了。J离开M家去找她。实验者讲完故事后问儿童“J认为M去哪里买冰激凌?”研究发现6岁儿童才能回答这问题,即“J认为M会去公园买冰激凌”,因为这时他们才认识到“J(认为)M(认为)卖冰激凌的人在公园”这是个二级错误信念。
(三)失言识别任务。心理理论的经典范式使得青少年和成人在这种任务上可能出现天花板效应。因此,Valerie E.Stone及其合作者设计了失言识别任务。在其任务中,给被试随机呈现20个故事,其中10个含有失言情境,10个是无失言情境的控制故事。每个故事后附有8个问题:1―4的问题是失言问题,问题5和6主要考察对移情的理解,其余2个是控制问题。如Jean买了一个水晶碗送给好友Anne作为结婚礼物。Anne的婚礼盛大,收到了许多结婚礼物。大概一年后Jean在Anne家吃晚饭,不小心把一个酒瓶掉在了水晶碗上,水晶碗碎了。“非常抱歉,我把碗打碎了”,Jean说。“没关系,”Anne回答,“我根本不喜欢那个碗,那是别人送给我的结婚礼物。”在呈现完故事后,主试提问被试:是否有人说了不该说的话?谁说了不该说的话?为什么他们不该说?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说?要完成对失言行为的识别,需要理解故事中人物的信念或知识的心理状态,也要理解行为的故意性,还需要知晓角色的感受并发生移情。
(四)矩阵博弈任务。鉴于传统心理理论的研究局限,学者在研究中引进了博弈情景。在决策中,每个参与博弈的人的决策都会影响到其他参与者的选择。因此,个体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最优化,就需要对他人的心理活动进行猜测,根据他人可能的决策来选择和调整自己的决策方式。这种决策游戏可能通过直接的认知测量推断思考的等级,从而说明心理理论推理的等级。博弈是一个实验控制灵敏的工具,对语言能力的依赖较少。其次,博弈是非常有趣的。第三,博弈可以操纵更多项目,而且可以测量到个体表现间更多的变异性。第四,它所探讨的思维策略推理情况将心理理论的研究内容扩展到思维领域,使心理理论的研究领域更为广泛。
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式
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