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心理策略

2023-06-27
教师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心理策略: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引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新形势下,在历史教学中面对学生暴露出来的越来越多的各种心理问题,我们迫切感到,通过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通过使用心理策略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刻不容缓。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如何通过历史课程的独特优势,将历史教学与学生的心理因素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以及其优良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学生心理因素的剖析,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增强学生自信心,营造和谐的历史课堂气氛。从心理学角度看,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得在面对升学考试带来的压力的时师生关系轻松和谐,历史课堂充满生机,学生不会感觉枯燥、压抑,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二)挖掘优秀人物的成长历程,发挥优秀历史人物的感召力。没有坚强的意志,一个人智力水平再高,也不可能成才。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挖掘教材中古今中外优秀人物的成长历程,引导、教育学生分析、总结他们成功的原因,特别是逆境成才的动人事迹,这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耐挫力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再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感悟优秀历史人物的成长历程,可以培养他们稳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

  (三)强化史实教学,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冷漠狭隘、缺乏竞争意识、克服困难的能力差。在历史教学中,春秋争霸、战国争雄、楚汉之争、玄武门之变、靖难之役等都是激烈竞争的结果。要敢于让学生正视这些有着强烈竞争意识的史实,在这种竞争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由此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通过这些史实分析,可培养学生敢于承担风险、参与竞争的精神。

  结束语:历史是一门陶冶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同时历史教育也是人类最早的文化教育活动之一,它不仅能传承文明、传播知识、表达内心情感、而且能培养人的反思精神。一个合格历史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心理素质,只有真正具备了这些素质,历史教学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历史教学质量才能逐步提高,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历史教育质量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历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逐渐提高。但是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各种各样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这说明历史教育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深入调查并思考历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心理因素,探讨改善问题的方法,有利于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结合教育主客体的心理因素综合制定教育计划,进一步的提高历史教育的质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区第八中学

  作者简介:徐小惠(1970― ),女,重庆江津人,中学历史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