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阈限概念:传统的阈限概念
传统的阈限概念起源于费希纳。波林在《实验心理学史》一书中指出,心理物理学的古典问题有五个:(1)绝对阈限:观察者对个别刺激的感受;(2)差别阈限:观察者对刺激增量的感受性;(3)等量:被判断为相等的刺激,一般指主观判断的强度方面;(4)感觉距离:被判断为相等的两对刺激间的差别;(5)感觉比例:彼此判断为有特定比率的那些刺激。在有影响的“数学、测量和心理物理学”一章中又提到:史蒂文斯(Stevens,1951)又补充了两个问题。(1)刺激次序:观察者将某些组的刺激排成等级或次序的测定;(2)刺激等级评定:确定观察者评定刺激的真正物理值的准确性。由此可见,一百多年前,费希纳在创建心理物理学时,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感觉阈限的测量上。经过长期来的研究,形成了许多阈限理论,包括柏拉克韦尔(Blackwell,1953)的高阈限理论,路司(Luce,1954)的低阈限理论,格林(Green)的高-低两种阈限理论,以及史蒂文斯的神经量子理论和斯韦茨等人(Swetsetal.,1953)的信号检测理论。
从测量上考虑传统阈限的概念,后经卡特尔(Cattell,1893)、贾斯特罗(Jastrow,1888)和乌尔班(Urban,1910)发展,最后形成了费-伽马(Phi-gamma)假设的传统觉察理论基础。这种觉察论假设有三个连续量:刺激(stimulus,简称S)、内部反应(response,简称R)和判断(judgment,简称J)。从图5-1中可见,刺激S2被定义为绝对阈限(T),因为它是引出“有”反应的一半次数。
图5-1上的三种连续量是相互联系的。假设实验与实验间刺激的物理变量是固定不变的,而内部反应则被认为是可变的,每个恒定的物理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可看作是常态分配。这样刺激的连续将引起一系列重叠的分布。在这些重叠的分布中,阈限T就是一个固定点(参见中间一条线)。通常,被
试判断的连续是被假设准确地对应于它的反应连续,当刺激强度超过阈限T时,被试判断有刺激出现,低于阈限T时,则判断无信号出现(参见上面一条线)。
根据阈限的传统定义,刺激S2是这个被试的绝对阈限。由于反应分布是常态的,所以阈值对应于S2所引起的反应平均值。常态分布的对称性,使得刺激S2所引起的反应有一半次数是超过阈限。一半次数不超过阈限。S1有时可以超过;S3则一般会超过;S4超过的概率就更高了。
传统的阈限概念
20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