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心理学研究方法。
在人为控制某些条件的情况下研究审美心理特点和规律。19世纪后半期,德国心理物理学创始人费希纳首次将心理物理法引进了文艺审美欣赏研究领域,企图解决人们对德国德累斯顿和达姆施塔特两地分别存放的两幅圣母像的争论:哪一幅是出自画家霍尔拜因之手?哪一幅画更好看?由于实验条件控制不严,实验失败了,未能解决预计的问题。却揭开了对感情和美学进行实验研究的历史,故被视为“感情及美学的实验研究的印象法的起源”。后费希纳吸取失败教训,对自己采用的实验研究的印象法进行了改进,初步形成了三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以研究人们一般的审美情感倾向:(1)选择法,让受试者从一大堆几何图形中依次选出自己最为喜爱的图形;(2)制作法,让受试者画他们喜爱的图形、颜色等;(3)常用物测量法,对每个人日常喜欢使用的物品如名片、信纸等的大小比例进行测量。继他之后,有相当一批学者也采用实验法来研究审美情感及其他美学现象,并不断补充,发展和建立了一套实验方法,形成了在心理学和美学史上均有重要地位的实验美学学派。由于审美现象的复杂性和有关研究者方法掌握运用水平的局限,在实验美学派后,审美实验作为一种方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