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选择学说

2024-04-11
家族选择学说:

社会生物学中用于解释利他行为演化的理论。

利他行为的产生似乎与自然选择理论有矛盾,因为后者关注个体生存竞争,也就导致自私的特征形成。其实不然,这个矛盾是这样解决的:一个个体如果牺牲自己并帮助与它有共同基因的亲属生存繁殖的话,它的基因也可以延续下去。一个个体与其子女有1/2的共同基因组,与它的孙代与重孙代分别有1/4和1/8的共同基因组。

同胞兄弟姐妹间有1/2的共同基因组(如果是同卵双生则基因组完全相同),堂兄弟姐妹间有1/4的共同基因组,第一代姑表亲间有1/8。

这种亲属间的基因共享可用来估计基因的补偿作用,从而可以说明为什么会发生利他行为。如果一个个体死亡了,那么它的基因组还会存在于它可能繁殖的每一个子代、两个孙代、两个子侄代、四个重孙代或四个第一代姑表亲的生存之中。于是,一个个体基因的全部遗产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它自己繁殖的结果,不需要任何其他个体的帮助或阻碍;二是它给予亲属任何帮助或阻碍的结果。后者是以亲属间的亲密程度来衡量的。这两部分合在一起,组成个体的阖族适宜性。可圆满解释社会性膜翅目昆虫(蚂蚁、蜜蜂和黄蜂等)中无生育能力的工蚁或工蜂是如何生存的。

在这种特殊的决定性别的单倍二倍性模式中,雌性工蚁或工蜂在遗传上与姐妹们的亲缘关系比与女儿们的亲缘关系近25%。同样能解释许多有裙带关系的动物行为,如动物自己处在危险的境地,还竭尽全力去帮助亲属,但不随便救护其他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