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动机良性转化:犯罪人实施犯罪时,因内外因素的影响产生新的动机冲突而导致犯罪动机的削弱、放弃和犯罪行为中止的现象。动机斗争中积极因素占优势的结果。可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当客观条件不完全具备(如缺少犯罪工具)...
犯罪动机强化: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并取得成功后,其非法需要得到满足,原犯罪动机得到巩固和加强的现象。主要有几种表现形式:(1)犯罪行为成功的体验反馈于犯罪心理,巩固和强化原犯罪动机,增强犯罪的自觉性。(2)犯罪行为实施过...
犯罪动机四过程论:关于犯罪动机形成机制的理论。中国学者陆伦章(1981)提出,犯罪动机发展和形成经历四个过程:(1)犯罪能力和条件的考虑过程,即评估实施犯罪的主客观条件;(2)犯罪目的和犯罪方式的决定过程;(3)犯罪对象和犯罪...
犯罪动机体系: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多种动力源。源于犯罪人不良的需要结构。在犯罪人的需要结构中,与肉体感官相联系的生物性、个体性、利己性的低层次需要占主导地位,缺乏社会性、群体性、利他性的高层次的需要的调...
犯罪动力定型:亦称“犯罪动型”。犯罪人大脑皮层对一定刺激形成的自动化、习惯化的反应系统。其形成是犯罪人根据自己的犯罪经验与体验,自觉地对各种有关的刺激进行选择、加工和反应的结果,经多次重复,达到自动化、习惯化...
犯罪恶性梯度: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恶性发展的程度。衡量犯罪人主观恶性及客观后果的一种综合性等级指标。可从三方面衡量:(1)犯罪的自觉程度。即从犯罪人对犯罪行为意识的自觉性水平来衡量犯罪的恶性程度(如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