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心理学

2024-02-11
第一章 个性概念
1、个性心理学
是以研究人的个性为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其发展、构成及表现的规律。
2、个性的规律性有如下三种表现
第一,个性的显著标志是其独特特性,即人和人之间的个性差异性。
第二,形成个性过程的规律性。
第三,个人行动的规律性。
3、个性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
第一,个性心理学家更注重心理的差异性研究。
第二,个性心理学家更重视综合的“整体”。
第三,个性心理学家更注重对人的内部世界的稳定性的研究。
4、个性的特性
1)个性的整体性
2)个性的个别性和共同性
3)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4)个性的生物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
第二章 个性心理结构
1、个性心理结构的基本原则
首先,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人。
其次,个性结构的整体性原则。
再次,个性结构的动态性和静态性相结合的原则。
最后,结构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原则。
2、广义的个性结构的五个方面
第一,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它以积极性和选择性为特征。
第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个性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第三,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
第四,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指在当前一刻相对稳定的心理背景,它是受机体内外刺激的影响,在大脑皮层中进行的兴奋和抑制的活动的独特的暂时状态,它影响着人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第五,自我调节系统。
自我调节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它在心理结构上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
3、弗洛伊德无意识假说的三个层次
1)无意识;2)前意识;3)意识。
4、弗洛伊德个性结构的三种成分
1)本我;2)自我;3)超我。
5、卢特卡尔人格结构的五个层次
一为生命层;二为植物层;三为情绪层;四为人格层;五为自我层。
6、构建及其特点
所谓构建既包含有对事物进行整理分类,记下行为过程的意思,也有解释世界,预测事件的意思。
1) 凯利的构建概念是以能动性为特点的。
2) 凯利的构建概念是具有理性特点的。
3) 凯利的构建理论是以经验为基础的。
7、构建的原则
1)解释性原则 2)个别性原则
3)共同性原则 4)两分法原则
5)组织行为原则 6)选择原则
7)范围原则 8)调整原则
9)社会性原则
第三章个性心理学的发展(略)
第四章 动机
1、动机
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2、定势
所谓定势是未被意识到的对一定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借助这种活动可以满足某种需要。
3、人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首先,某种行为明显的受一种动机支配。
其次,表现在某种行为同时受多种动机影响。
再次,表现在一种动机也可以影响多种行为。
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还表现在动机和行为的后果的不一致方面。
4、动机产生的不同时相
首先,需要的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成为引起、推动或阻止某种活动的动机。
其次,需要产生后,还必须有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外在事物,即诱因条件。
5、动机的功能
1)唤起行动的始动功能
2)将活动引向一定目标的指向性功能
3)强化功能
4)形成一定动机模式的调整功能
6、成就需要
是指个人要积极获得并追求完美的自认为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工作的一种心理历程。
7、挫折
挫折指一个人要达到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妨碍或干扰,当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8、冲突
个体常常面对几种同样向往的情况,也可能面对同样厌弃的情况,它要求个体必须在其中作出一种选择,由此就产生了心理冲突状态。
9、冲突的意义
1)冲突、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在人的心理方面也存在着无限的冲突、矛盾。
2)有冲突、矛盾就要解决,解决了冲突才能保持身心的平衡,才能使人前进一步。
3)心理冲突的解决对缓解心理紧张和焦虑情绪是非常必要的。
10、如何解决心理冲突
1)对事业和生活抱积极态度,要憧憬未来。
2)期望和目标的自我调节。
3)动之以情,激发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五章 兴趣
1、兴趣
兴趣是指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
2、兴趣的特点
第一,兴趣的指向性特点。
第二,兴趣的情绪性特点。
第三,兴趣的动力性特点。
3、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对活动本身发生的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结果发生的兴趣。
4、兴趣的品质
1)兴趣的倾向性
2)兴趣的广度
3)兴趣的稳定性
4)兴趣的效能
5、如何培养儿童的兴趣
1)正确对待儿童萌发的兴趣。
2)多参与有益的活动,激发好奇心。
3)制定一个经过努力而能获得的目标。
4)努力克服当前的困难
5)把成功看作是前进的开始
6、培养兴趣的途径
1)经常用儿童的眼光来看世界。
2)以不熟悉的姿态观察熟悉的事物。
3)凡事多问个为什么,不满足于一知半解。
第六章 理想、信念、世界观
1、理想
理想是对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奋斗目标的向往与追求。
2、信念
信念是指激励、支持人们行为的那些自己深信无疑的正确观点和准则,是被意识到的个性倾向。
3、世界观
由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所组成的信念体系就是世界观。
4、世界观在个性结构中的地位
世界观是个性结构中的最高层次:
首先,世界观指导着人们对人生目标和意义的认识,确定着行为方向和生活道路;
其次,世界观维系着个性品质的统一,使行为具有一贯性;
最后,世界观也是个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推动力量。
5、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特征
1)内容的丰富性和科学性
2)系统性和一贯性
3)概括性和具体性
4)与行为的一致性
6、个体世界观的形成
1)要学习各种知识
2)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
3)参加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
7、青少年世界观形成的特点
1)青少年世界观的萌发依赖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智力水平
2)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主要是解决人生意义的问题
3)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是不成熟的,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塑性。
第七章 个性中的自我意识
1、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
2、自我意识的特点
1)自我意识具有社会性
2)自我意识具有能动性
3)自我意识具有同一性
3、自我意识的发展和个性形成与年龄发展阶段的关系
1)从儿童出生后8个月开始到3岁左右,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始初阶段;
2)从3岁到青春期开始,也称作社会自我时期。
3)从十四五岁到成年,进入心理自我时期。
4、自我意识是如何调节和控制个性的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它是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调节控制的前提。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3)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动上的表现。它是个人主动的提出目标,以实际行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个人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发展个性品质的过程。
4)自尊
自尊是指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总体评价而产生的意志倾向。它调整和控制着个体行为。
5)自信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行为的正确,并有力量实施行为目标。
6)自我展示
人们在交往中,认真的、有意识的公开自己,向别人传达个人的信息,就称之为自我展示,或叫自我推荐、自我呈现。
7)自我超越
8)自我完善
使自己有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是自我意识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5、自我体验的功能
第一,使认识内化为个人的需要和信念。
第二,引起和维持行动。
第三,制止自己行为。
6、塑造自尊的几点建议
第一,认识到自己有能力成为最终的决策者。
第二,一个人往往易受他人影响,特别愿意接受他人为自己定的标准。
第三,不要制定不现实的目标。
第四,对自己评价要恰到好处,既不要夸张也不要贬低。
第五,低自尊的人,从自己的事业和成就中得到满足是很少的。
第六,以积极地态度对待他人。
7、如何培养自信
第一,勤奋学习,努力改造自己的不良习惯。
第二,培养顽强的性格。
第三,积极参加社交活动。
第四,模仿自信行为。
第五,体制锻炼和仪表的修饰。
8、影响自我展示的条件
1)自我展示的对象
2)自我展示对象的言语和体态
3)自我展示的技巧
9、挖掘自我超越潜力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利用生物学的物质潜能
2)发现和利用自己特有的潜能
3)利用精神力量战胜惰性
10、如何达到自我完善
1)提高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的人或物关系的认识。
2)明确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哪些人格品质。
3)应该培养奋斗意识。
第八章 个性的动力理论
1、弗洛伊德个性动力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1)弗洛伊德认为,人类从动物遗传来的本能冲动,在社会中不可能像动物那样随便显示出来,它不能被容纳在由文化和伦理势力所铸造的个人意识中。由于受到社会压抑,人们被迫抑制自己的情欲本能。这些本能欲望虽然受压抑,但它并未消失,也没受伤,只是不能常态的出现在意识之中而已。它在化装之后,又为意识所容纳,并继续控制行为,为个性的根本动力。
2)弗洛伊德关于个性的动力理论也是以本能为基础展开的,他也是反社会的。
2、符合的依赖行为
所谓符合的依赖行为是说社会学习与模仿问题,即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往往是由于无意识的符合别人的行为而得到赞赏,久而久之就习得了这种行为。
3、期待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1)期待—价值理论是从人的行为历程具有一定目标的观点出发对动机进行探讨的。
2)期待指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行为的目标实现可能性大小的估计。
3)价值指任务结果的价值,即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或所要达到的目的的估价。
4)期待价值理论可用公式表示:M=E×V,M是动机,E是期待,V是价值。
4、归因
所谓归因即指人们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或推论的过程。
5、韦纳归因的三维模式
1)部位,内部控制对外部控制;
2)稳定性对不稳定性,即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
3)可控性,可控的还是不可控的。
这就创立的归因的三维模式,部位×稳定性×控制性。
第九章 气质与性格
1、气质
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
2、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1)强而不平衡的类型(不可遏制型),与胆汁质;
2)强、平衡、灵活的类型(活泼型),与多血质;
3)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安静型),与黏液质;
4)弱型(抑郁型),对抑郁质。
3、气质的作用
1)气质对人的社会价值和智力活动的影响
2)气质的职业适应性
3)在教育上的应用
4)气质和身心健康
4、气质在教育上的应用
1)善于区别和正确对待不同气质类型,培养学生的个性向健康方向发展;
2)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气质的积极特征,控制消极特征,用不同的方法获取好成绩。
3)教育学生善于认识并能控制自己的气质。
5、性格
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6、性格的社会制约性
1)性格的社会制约性是探求社会对性格的影响,以及性格在社会中的形成问题。
2)性格的社会制约性不仅表现在儿童身上,也适用于成年期和老年期。
3)人的性格的社会制约性还表现在性格品质的道德评价意义方面。
7、性格结构及其特征
性格结构非常复杂,它是由多成分、多侧面错综的交织在一起构成的。
1) 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2) 性格的意志特征
3) 性格的情绪特征
4) 性格的理智特征
8、意志
意志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9、性格结构的动力特征
1)各种性格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性
2)各种性格特征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结合
3)性格的可塑性
10、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一)性格和气质的区别
1)性格和气质二者的某些特征可以是一致的,但这不能说性格和气质是等同的。
2)性格和气质的发生和发展也并不总是同步的。
二)性格和气质相互联系
1)依据性格和气质的生理基础之间密切联系的思想,推论性格和气质之间必然要相互发生影响。
2)依据心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原理,推论性格和气质相互作用的机制发生过程。
第十章 能力与智力
1、能力
顺利的完成某种活动任务在心里方面需要的基本条件,它在活动中表现出来,并直接影响活动效果,是个性心理特征的组成部分。
2、智力
人在认识过程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其中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
3、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
一)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区别
1)知识、技能不等于能力;
2)知识和技能虽然都具有概括性,但它们和能力概括化的性质与迁移程度是不同的。
二)能力和知识、技能的联系
1)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
2)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知识的掌握,技能的难易、速度和程度也影响对知识、技能的运用。
3)一个人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会促进能力的提高。
4、能力的种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
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需的多种能力有机结合形成的能力。
2)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言行来学习知识技能,并以相同方式作出相同反应的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发现新原理、法则、规律,形成新技能、发现新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3)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它是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
操作能力的外显动作明显,都是由相应的神经过程所支配的骨骼肌肉运动实现的一系列外显动作。
4)流体能力与晶体能力
流体能力是指人在认识和解决问题中所表现的能力。
晶体能力是指通过后天学习获得语文、数学及其他科学知识内容的能力。
5、超常儿童
智力超常儿童是指那些智力发展很快,显著地超过了同年龄儿童,也包括具有某种才能,创造性的卓有成效的完成活动的儿童,也把超常儿童称为天才。
6、天才形成的因素
1)良好的先天素质
2)对儿童智力早期的鉴别和教育
3)实践活动
第十一章 个性类型论
1、个性类型
个性类型,是基于一定规则,把某一群人或某一群具有相似个性的人归为一类,划分成类型,以便于了解个性。
2、斯普兰格的性格类型说
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利型;社会型。
3、类型研究值得探讨的问题
1)个性研究应该如何分类。
2)类型研究者的共同点是对类型划分的绝对化倾向,他们在分类方面普遍忽视中间的类型。
3)类型论者只是静态的看待个性,缺乏形成和发展的观点,其结果是有些类型论者忽视个性形成中的社会环境文化因素,导致生物决定论倾向。
4)类型论者各自依据自己的观点,提出划分类型标准,他们彼此间几乎没什么联系,不能取长补短。
第十二章 特质论
1、机能等价作用
特质使多种刺激从生活意义上作为同种的东西被接受,产生一致性的行为,有使适应和表现行为一贯性的能力,使一个人对不同刺激具有一贯性倾向,这即是机能等价作用。
2、一般特质
指在一定社会文化形态下,所有的人都具有的概括的倾向,它没有具体性,只供测定个人具有的特质多少和强弱的差异用。
3、特殊特质
特殊特质属于个人所有,人和人之间,在共性上尽管不同,在个性上却有差异。
4、个人特有特质的种类
1)首要特质
它的最突出特点是,它在个人生活中居统治地位,支配着人性,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因此它也是衡量人的标准。
2)中心特质
它的概括性比首要特质低,是构成个性结构的主要成分。
3)次要特质
这种特质没有像中心特质那样的一般性特点。而是限于个人在特定行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相关联的特质。
5、表面特质
经常发生的,从外部可以直接观察到得行为表现称为表面特质。
6、根源特质
从许多表面特质中求出相关系数,就可以发现根源特质,即潜在因子。
7、动力特质
指个性结构中那些使人趋向某一目标的行为动力,是一种积极性成分。
8、能力特质
表现在知觉和运动的个别差异方面。第一,一般能力的各方面;第二,刺激—反应行为中的辨别和运动控制;第三,反应的学习程度和记忆的减退程度等。
9、对特质理论的评价
1)特质论者研究的结果不能显示个人的全貌,所给予的是一些片断的零散的印象。
2)以因素分析为基础所得到的特质,其真实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3)特质论者认为人们在特质的差异方面只是量的不同,他们只对人们的共同特质作量的比较,因此,很难突出个人具有的独特性特征。
10、特质论和类型论的区别
1)从历史发展上看,二者有先后之别。
2)类型论者认为人的个性差异有质的不同,特质论者则认为对人的个性差异,应从量的方面捕捉。
3)类型和特质都有各自的特征和界限。
11、特质论和类型论的一致性
1)特质和类型都决定着个体的行动,并表现于行动中,它们既具稳定性又具情境性。
2)特质论者和类型论者虽然按照不同的路线采取不同的方法探讨各自所理解的概念,但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穷追个性和性格的实质和特点。
3)特质论着和类型论者往往用相同的术语记述特质和类型。
第十三章 个性形成的遗传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略)
第十四章 心理的发展阶段和个性形成
1、发展
发展就是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地积极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2、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心理发展的原则
1)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
2)发展是有阶段性的。
3)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4)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在外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状态而发展的。
3、道德意识
道德意识是关于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和伴随道德认识所出现的内心体验,以及具体表现于外部的道德行为方式的总称。
4、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
1)对个别道德条文的肤浅认识逐步深入到从原则方面理解。
2)从注重行为的结果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3)对道德评价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4)从看问题绝对化倾向向全面的分析问题发展。
第十五章 家庭、学校、生活实践与个性形成
1、家庭环境中哪些因素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
1)社会关系通过家庭对儿童的影响
2)亲子之间的交往对婴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
3)父母亲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的影响
4)家庭成员对人对事的态度对儿童个性的影响
5)儿童出生的顺序和所扮演的角色的影响
6)独生子女的个性特点
2、学校教育的哪些因素影响个性的形成
1)课堂教学和班集体的影响
2)师生关系的影响
3)同伴关系的影响
3、罗森塔尔效应
教师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向他们传递了自己暗含的期待,学生产生了对教师的信赖感,久而久之,使学生的行为也向期望的方向发展。罗森塔尔把这种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4、同伴关系影响的重要性
1)儿童对成人的社会化要求的反抗心理是在同伴集团中孕育的。
2)儿童从同伴中看到对某个孩子的行为做肯定评价还是否定评价,他们就以此为对自己的行为评价标准。
3)同伴集团为大家提供一致认同的角色模型。
4)同伴团体经常交给儿童在集团中应该如何扮演所应该担当的角色。
第十六章 个性发展理论
1、艾里克森的个性形成理论与弗洛伊德个性发展理论的异同
第一,对个性的动力理解方面
1) 弗洛伊德的生物欲望说主张性本能的冲动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2) 艾里克森虽然承认生物本能的动力性,但他把生物本能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
第二,关于自我同一性问题
1)艾里克森提出了青春期是获得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时期。
2)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四五岁时知道了男女的区别,现实出生来就有的好奇心以及内心怀有的空想
第三,在个性发展阶段划分方面
1)弗洛伊德把个性的发展归之于性心理的发展,终止于青年期。
2)艾里克森则认为,划分个性的发展不能只考虑生理因素,在考虑生物本能欲望的同时,也必须注意社会性在个性发展中的意义,个性的发展要经历从出生到晚年。
2、艾里克森个性发展的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的儿童(婴儿期)需要安静而舒适的环境
第二阶段的儿童(幼儿前期)开始行走和语言的发展
第三阶段的儿童(幼儿后期)继续前一阶段自主性的发展
第四阶段的儿童(学龄期)演绎推理和按规则学习的能力都在发展
第五阶段(青年期)是形成自我同一性或出现同一性混乱时期
第六阶段(成人初期)是形成亲密感和孤独感时期
第七阶段(中年期或壮年期)是生殖感停滞的时期
第八阶段(从成熟到晚年)是产生满足感或绝望感的阶段
3、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过程
第一,注意过程
第二,保持过程
第三,动作再现过程
第四,强化和动机过程
4、自我实现
个人在不排斥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原则下,充分发挥自己、充实自己,达到尽善尽美,即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完整的个性。
5、马斯洛需要的层次
第一层,生理的需要
第二层,安全的需要
第三层,爱与归属的需要
第四层,尊重的需要
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
6、需要层次理论的积极因素
1)他的层次说的核心是人的本质的实现
2)这种理论强调了人类行为动机的复杂性
3)这种理论也被广泛的应用于实际
7、需要层次理论的不足之处
1)自我实现的理论带有明显的形而上学的色彩,这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
2)自我实现论过分强调个性形成中的潜能或需要的作用,把自我实现和为达到目的所进行的创造活动当做人的自然能力的结果。
3)马斯洛的理论是不讲动机斗争和需要之间的矛盾的。
第十七章 个性测量的基本理论
1、心理测量标准化及其具体内容
所谓心理测量的标准化,就是使比较的条件尽量一致,最大限度的控制与测量目的无关变量的影响。
1) 题目的选择对所有被试都是等值的。
2) 测量过程中要有统一的指导语和统一的时限。
3) 记分和评分更应有统一的标准,要客观、公正,尽量减少误差。
4) 要建立解释测验分数的依据。
2、信度及其基本特点
信度是指经过多次重复测量其结果的一致程度,也叫可靠度。
1) 所获得的行为具有代表性、稳定性和一般性。
2) 观察者之间在处理材料时的一致性。
3、效度
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第十八章 个性测量方法
1、自然观察法及其特点
自然观察法是指对被观察者不加干涉,在自然状态下,对他的个性特征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1) 观察总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
2) 从观察者来说是有意的。
3) 观察总是带有一定的选择性。
4) 观察要运用记录手段。
5) 观察者要记好观察日记。
2、实验法的特点
1)研究人员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引起所要研究的现象出现。
2)可以改变一些条件,而另外的条件不变,在这种情况下观察心理现象的变化,从而找出心理现象变化的原因。
3)重复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通过测量,判断被研究者的心理现象的典型性和偶然性。
3、自然实验法
从实际存在的环境中模拟某些情景,并揭晓出它们对某些过程的进程以及它们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4、自陈量表法
自陈量表法是一种自我评定式的测量方法。通过被试个人提供关于自己心理特征的报告,可获得较全面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