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客观性:对信息的选取是取决于信息本身而非研究者的个人偏好
准确性:尽可能准确和精确的搜集信息
可检验性:任何结论都是多次的检验之后得出的,排除了所有的不一致性。
观察法:在自然环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测验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自变量: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
因变量:反应变量,是实验者所要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控制变量: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
意识: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无意识:指的是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前意识:指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过渡层面。
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人在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
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精神贯注,兴奋性提高。
生物节律:人的心理活动体现出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日节律:是人与动物都有的,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对人影响重大。
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这种恍惚状态的意识状态,是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有预定目标,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
梦:是人在睡眠中尤其是在快速眼动睡眠时期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梦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意识的一个层面活动的结果。梦是一种无意识活动。
白日梦:是只包含很低水平的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它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似乎是一方面清醒着一方面做梦,通常在不需要集中注意的情况下自发产生。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感官对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并将它们转换成神经冲动传入大脑而产生的。
超感知觉:通过不同于正常人类感官而获得有关外部世界、其他人或未来的信息的可能性。
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说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感觉阈限: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是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
绝对感觉阈限:指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即为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用以表示绝对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指为引起感觉差异需要出现的刺激量变化。表示人们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即差别感受性。在心理量上体现为最小可觉差(jnd)。
韦伯定律:在一个刺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的刺激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
费希纳定律: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长,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却只按算术级数增长。
明适应又称光适应,是指在从暗处到明处,人眼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包含瞳孔缩小和视觉色素的漂白过程。
暗适应,是指在从明处到暗处,人眼的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包含瞳孔扩大和视觉色素还原的过程。
听觉疲劳:声音较长时间连续作用,引起听觉感受性的显著降低。
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
知觉的理解性: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作出最佳解释、说明。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包括对人、社会事件和人际关系的知觉。
首因效应: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晕轮效应: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社会刻板印象: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第四章 记忆与学习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内容可以用言语表达。
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如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既有多个动作间的序列联系,也包括在同一瞬间同时进行的动作间的横向联系,这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复合体是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述的。如骑车、画图、游泳和打网球等。
情景记忆:是指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如,记忆深刻的足球比赛等
语义记忆:是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有什么联系。
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器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
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图式:是一种心理网络结构,它表示的是各种知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遗忘:识记过的信息不能提取或错误提取称为遗忘。
前摄干扰:指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
倒摄干扰: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
消退理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结果。
干扰理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
学习: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观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接受学习: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授的,无需自己去独立发现。
发现学习: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
意义学习: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信息。
机械学习: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进行学习。
知识学习:通过一系列的心智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要解决的是认识氛围,即知与不知、知之深浅的问题。
技能学习:通过学习而形成合于法则的活动方式,有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两种。心智技能指内在的心智活动方式,如各种学习策略、解题思路等等。外在的操作活动方式,如各种体育运动技能。
社会规范的学习:即把外在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是人类所独有的。
过度学习,即恰能背诵某一材料后再进行适当次数的重复学习。过度学习的程度达50%时效果较好。
编码:把来自感官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能够接收和使用的形式
保持:已经编码的信息必须在头脑中得到保存,在一定时间后才可能被提取。
提取:保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只有在被提取出来加以应用,才是有意义的。
组织策略: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群集:即我们平时所讲的归类,它是组织策略的一种常见形式。
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间接性:思维是建立在过去的知识经验上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具有间接性。例如,闻到饭菜香味,推断妈妈在厨房;科学家推断太空。
概括性:思维是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规律抽离出来加以认识的,如我们说“保护儿童”、“爱护花木”不是特指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综合: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系统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又可以分为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前者指在感觉、知觉和表象水平上的概括,后者指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进行的概括。
直觉动作思维:指依据实际行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依赖于实际动作。3岁前幼儿掰手指数数。
具体形象思维: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如,解几何题做辅助线;艺术家等形象思维发达。
抽象逻辑思维:指运用言语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聚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需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如学生运用已学会的公式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
推理:是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理推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为归纳推理,后者为演绎推理。
问题解决:认知心理学认为,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具有三个特征:目标指向性、操作系列性、认知性操作。
手段-目的分析法:就是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其核心是将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子问题
爬山法:是指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
逆向工作法:是一种目标递归策略,是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
表征:指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
功能固着性: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
心向: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称为心向或心理定势。
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造性思维: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问题:尚未被人们解决的某种思维任务。
第六章 智力
智力的定义: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等。这种能力,是个体在遗传和基础上,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它在吸收、存储和运用知识经验以适应外界环境中得到表现。
能力: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一般能力:跟认识活动紧密联系。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都是一般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
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一般认为: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体育能力和写作能力等。
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感知、记忆,等。
操作能力:指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劳动、体育运动等。
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等。其中也包含有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模仿能力:指仿效他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能力。学画、临摹、学话等。
创造能力: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智商:为表示一个儿童的智力水平,而提出智力商数的概念,简称智商,缩写为IQ。
比率智商:用智力年龄除以实足年龄求得的智商成为比率智商。
离差智商:将个体的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IQ=100+15Z 韦克斯勒
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其主要作用是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异问题,它主要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流体智力随生理成长曲线的变化而变化,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在成年期保持一段时间后,开始逐渐下降。
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其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其一部分由教育和经验决定,一部分是早期流体智力发展的结果;晶体智力的发展在成年期不仅不下降,反而在以后的过程中还会有所增长。
元成分:指控制行为表现和知识获得的过程,它负责行为的计划、策略与监控,如选择解题步骤、分配心理资源等。元成分起着最核心作用。
操作成分是指接收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比较刺激,从长时记忆提取信息,以及做出判断反应的过程,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
知识获得成分:是指用于获得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新信息的编码与存贮。
经验性智力:涉及内部成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它指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的成分从而获益的能力。
情境性智力:在日常生活中,智力是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
信度:可靠性,是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再测信度:测验结果跨时间的一致性
评分者信度:不同评分者之间在测验结果计分上的一致性
内部一致性信度:又称同质性信度,指一个测验或分测验中各题目所测内容的一致性。
效度: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
内容效度: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
构想效度:表示一个测验是否达到了对某一理论概念或特质的测量。
构想:心理学理论所涉及的抽象而属假设性质的概念或特质。
预测效度:又称效标关联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的有效性。
常模: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
智力测验:筛选学习困难儿童,注重认知活动中稳定的一般能力
性向测验:测量潜在才能,发现潜能,了解倾向
成就测验:考察学习和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心理测验:意指在对心理进行测量时所使用的工具,有时也称心理量表。
个别测验:在同一时间内由主试者只对一名受测者进行施测的测验
团体测验:能够在同一时间内由一位主试者对多名受测者进行施测。
心理特质:使一个人对于较广泛的一类情景稳定地作出同一反应的心理特点。
第七章 情绪情感与动机
动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需要: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诱因: 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水、食物、奖励
生理性动机也称为驱力,是由个体的生理需要所驱动而产生的动机。以个体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对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饥、渴、缺氧、母性、性欲、排泄、疼痛等。
社会性动机是人类所特有的,它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
外在动机: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在儿童动机发展的早期阶段,外在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内在动机: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内在动机支配下的行为更加持久。
交往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是个体愿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内在需要。
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工作动机:是最有效能、最为复杂的社会性动机之一,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
情绪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由认知上的主观体验、生理上的生理唤起和表达上的外部行为构成。
心境:一种具有感染性、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应激: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表情:是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交往的一种手段;种类: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语调表情
本能理论:是最早提出的动机理论。认为,有机体生来即具有一些特定的先天倾向,这些倾向是维持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行为是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但是本能理论不能解释人的所有动机行为。人的许多行为是又后天学习来加以改变的,不完全是一种先天机制的驱使。
匮乏动机: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
成长动机: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
主观体验:是人的一种自我觉察,即大脑的一种感受状态。
快乐:一种追求并达到目的时所产生的满足体验
愤怒:由于受到干扰而使人不能达到目标时所产生的体验
恐惧: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情景时所产生的体验
悲哀:在失去心爱的对象或愿望破灭、理想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体验
道德感: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作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在认知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第八章 人格
人格: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认知方式: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特质: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
共性特质: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个体特质。如蒙古族的豪放、维吾尔族的活泼等。
个性特质: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包括首要、中心和次要三种。
中心特质: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
次要特质: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心理状态: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
人格动力系统: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世界观、兴趣等。
自我认识: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自我控制: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
意志:一种设定行为目标,自觉地调节自己,努力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心理品质。
测验法: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对受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进行探察和鉴别的方法。
第九章 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
人际关系: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群体:我们通常将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称作群体,群体成员一般都有直接的接触或互动。
群体规范:为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为准则
能够使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中的力量
群体中的角色:一个群体一旦形成,它的成员就会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特定行为模式及角色地位
群体的领导:当一个群体形成之后,成员的角色地位也就确定了,领导也会必然产生
社会助长: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社会干扰: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
社会惰化: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去个体化: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体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
群体极化: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
群体思维: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是,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服从: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
包容需要: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支配需要: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
情感需要: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
沟通:广义指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大自然界的信息交流。狭义指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沟通,是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
正向力量(成员间的人际吸引;使成员留在群体中的动机;群体的有效性和和谐性);
负向力量(成员离开群体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成员没有选择加入其他群体的机会)
第十章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压力:也叫应激,是表现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的。
(1)压力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压力很大的工作”
(2)压力指的是一种身心反应。包括两成分:心理成分和生理成分
(3)压力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引起压力的刺激、压力状态以及情境。所谓情境是指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
压力源:即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指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因此带来压力感受的事件或环境称为压力源。
躯体性压力源:是指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刺激物。
心理性压力源:是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例如心理冲突与挫折、不切实际的期望、不祥预感以及与工作责任有关的压力和紧张等。
社会性压力源:主要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
文化性压力源:最常见的是文化性迁移,即从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进入到另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中而产生的压力。
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 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
外在因素:常常是个人意志或能力所不能左右的
内在因素:主要指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阻碍了目标的实现。
心理防御机制:个体处于挫折与冲突的情境中时,经常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一些方法,来减轻内心的不安,以恢复情绪的平衡与稳定。这些方法统称为心理防御机制
幻想:指通过想像中的成就去满足受到挫折后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心理。“白日梦”
否认:指拒绝接受不愉快的现实以达到保护自我的作用。“吸烟者”
投射:指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压抑:指把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潜抑到无意识中,不去回忆、主动遗忘。曾因偷拿钱物而羞愧的人会压抑,但以后遇上同学丢东西,就怕被怀疑,以至发展到怕见同学,这种失常行为的根源就是过分压抑的结果。
退行:指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心理状态像是退回到儿童水平。如考试不及格的啼哭、与自己赌气。
文饰:指采用合理的理由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以减轻心理痛苦。如酸葡萄效应。
反向:指将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和行为以截然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如明明内心自卑感很重,觉得事事不如别人,但却总表现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羁。
转移:指将不满足的情绪发泄到危险较小的对象身上。如迁怒。
补偿:指通过新的满足来弥补原有欲望达不到痛苦。学习平平,发展特长
升华:指把不易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欲望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将低层次的需要和行为上升到高层次的需要和行为。如化悲痛为力量。
焦虑障碍:指受不合乎现实或不合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它所表现出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极度焦虑的体验。
第十一章 毕生发展
关键期:又称关键年龄。指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年龄阶段中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横断研究法:就是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