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事故的人为性:(340)指交通事故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因素导致的,有可能通过人的各种努力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2.交通情境:指交通行为所处的环境,它主要包括人、车辆、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3.感知劳动:驾驶行为介于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之间,人体工程学将它称为感知劳动。
4.山洞视:当车速提高到一定程度时,驾驶员的视野变得很窄,就像在山洞里看远处的外景,因此形象地称为山洞视。
5.眩光作用:指人眼如果突然遭遇强烈的光线照射,除了不适感受之外,视力会急剧下降,甚至暂失明。
6.心理眩光心理学把不至于导致暂时性功能失明,但能产生不适的眩光称为心理眩光。
7.追求感受:指乐意接受多变、复杂、剧烈的感受和体验,并愿意为此承担身体、社会、法律和钱财方面的风险这样一种行为方式或行为倾向。
8.攻击性驾驶行为:有意侮辱或有可能伤害他人的驾驶行为称为攻击性驾驶行为。
9.虚假一致性:指人们倾向于过高估计其他人与自己的意见、信念或态度的一致性。
10.驾驶适合性:指胜任驾驶职业或驾驶活动的适宜程度,包括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能力、状态及倾向性。
11.跳出事故:指行人突然闯入机动车道,或者突然出现在机动车前后而导致的交通事故。
问答题:
1.为什么说交通事故有人为性?
答:(1)交通情境的人为性:除人因素本身,如车辆、物理环境(道路)、社会环境(交通法规)也有一定的人为性。
(2)事故原因分析。主要是驾驶员酒后驾驶、超速、走单行线、违章超车、超大型载、违章操作等。
(3)发生事故的人体差异性:由于驾驶员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上有个体差异,他们之间发生事故的概率就有明显的差别。
(5) 交通管理的有效性:有效的交通管理可以显著降低事故发率。
2.交通心理学的交通行为系统模型。
答:(342)人、车辆、物理环境、社会环境。
3.其他职业相比,驾驶员的劳动有什么特点?
答:以感知负荷大为主要特点:
(1)信息输入量大;(2)信息加工负荷持续存在;(3)信息加工要求及时、快速;(4)信息加工失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4.人类在夜间视力有什么变化?
人:(353)夜间视力明显下降:
(1) 颜色、细节知觉变为明度、轮廓知觉。晚上光照相馆不足,视锥细胞的作用降低,主要靠视杆细胞来感知明暗程度。
(2) 视觉参照系统的改变;
(3) 光污染与视觉干扰。各种光源,包括对面行车的前照灯、路边的建筑物、工地照明灯等,对驾驶员的视觉干把非常大。
(4) 眩光作用。
5.举例说明人格特征与驾驶行为之间的关系。
答:(1)社会偏差程度越大的驾驶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高。
(2)追求感受的倾向与交通违章次数呈正相关。
(4) 攻击(攻击性驾驶行为)与交通事事故存在相当密切的关系。
6.驾驶员如何控制或管理自己的情绪。
答:(1)安排好工作与生活。
(2)处理好生活中的日常琐事。
(3)恰当地认识和评价环境刺激。
(4)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
(5) 恰当地表达和处理情绪。
7.举例说明社会认知与驾驶行为的关系?
答:(1)行为者--观察者效应:指亲身经历某种行为并遭遇挫折或失败的人,对行为后果的原因解释不同于观察者。一般说来,亲历者一般注重情境方面的原因,而观察者则倾向注重行为者自身方面的原因,还可能跟自利性偏见有关。行为者与观察者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发生交通纠纷时,要多听取旁观者的意见。
(2)虚假一致性:当被要求估计一些错误或违章驾驶行为的普遍性时,那些自己有类似错误的人,所估计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其他人的估计。这些错误的认识,反过来成为这些人继续违章的理由或安慰。
8.驾驶员如何预防疲劳和疲劳驾驶?(370)
答:(1)检测自己的疲劳状态。(2)保证充足的睡眠。(3)合理调整驾驶作业。(4)采取保持清醒或疲劳报警措施。
9.酒后驾驶行为与事故有什么特点?
答:(1)年轻驾驶员居多。(2)血液酒精含量多在0。1-0。2%间。(3)事故多发生在饮酒后的30-60分钟内。(4)事故后果严重。(5)特定时间段和区域。
10.行人交通事故有什么特点?*
答:(1)行人往往是直接的受害者;(2)学龄前儿童和老人最容易成为事故的受害者;(3)多发生在行人横穿机动车道路时,比如横穿机动车道、在道路上游戏、作业、在路边行走等交通情形。(4)多发生在人行横道附近、交叉路口;(5)多发生在夜幕降临时分及夜间。
11.举例说明步行者的交通行为和心理。
答:(1)穿得空隙判断,有时行人会利用姿势、手势、站立的位置等向来车驾驶员传递要穿行的信号。从而制造穿行空隙。这种行为多出现于行人众多、上下班高峰、车辆川流不息的时候。行人此刻心情可以理解,但非常危险。
(2)穿行等待时间:机动车道宽,等待时间长;小学生没有耐心等待;男性不如女性耐心;高峰期,等待时间短;等待时间过长会引起焦虑和冒险穿行行为。以30秒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