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动物和人类侵犯行为规律的理论。
主要有生态学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控制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挫折理论。生态学理论认为,动物的行为(包括侵犯行为)是在内在本能控制下发生的。洛伦茨认为侵犯是存在于动物和人类中直接指向同类成员的斗争本能,能使个体或种群得以生存。如人口剧增,其结果显而易见,日益增加的拥挤导致侵犯行为增多。
洛伦茨的观点与精神分析学家相似,认为固定行动的表达取决于能量的累积,而能量的释放、侵犯的发动需有某些外在条件的刺激。但生态学家用释放这个概念来解释内在因素和外在刺激的关系,与心理分析学家的观点有别,强调环境的变化对侵犯性反应的作用。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侵犯是人内部存在的独立的本能。弗洛伊德相信个体有两种基本的本能,即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活和获得快乐为生存本能,内部避免刺激,回复到“寂静的无生命世界”中去为死的本能。当死的本能占优势时,人就会自我惩罚和自杀。
弗洛伊德认为,生存本能常常阻碍死的本能破坏性目标的实现,并把它导向外部。侵犯只来自于个体内部,并不依赖外部事件。
侵犯冲动,就像性冲动一样,必然以直接或间接方式释放出来,可表现为被社会接受的行动,也可表现为不符合社会希望的行动。弗洛伊德学说的继承人对他的侵犯学说作了修改,把侵犯行为看作是自我的一部分,而不是把它置于本我的无理性过程之中。他们的观点与原学说有两方面的区别:一是侵犯的动因;二是如何控制侵犯行为。原学说认为侵犯是人类内在、独立、本能的心理倾向,侵犯行为是由持续、内在的死亡本能发动的,要消除它是不可能的,并提出两种解决方法:一是通过国家之间的联合,限制战争之类的侵犯行为;二是发展个体的超我,来抑制内在的侵犯冲动,如使儿童认同同性别的父亲或母亲,解决俄狄浦斯情结,抑制本能性侵犯冲动。
新学说把侵犯行为看作是自我(人格中朝向现实的部分)的一部分,而不是本我的无理性过程,认为侵犯驱力是健康的,是人类个体对环境现实的适应性行为,主张参与到社会可接受的侵犯活动中去,如体育活动、争论、象征性战争等,以释放侵犯性能量。控制源理论是罗特1966年提出的。认为人们对行为积极和消极的强化来源的期望不同。某些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强化事件是否产生,能控制自己的命运,影响周围与他有关的事件,周围发生的事是自己行为的结果。
这类人属“内在控制源”型。另一些人认为自己受命运或某些外在力量的控制,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不能有所作为,周围发生的事并不必然是自己行为的结果。这类人属“外在控制源”型。控制源可用由29个项目组成的I-E量表测量。
登杰林克等人1977年用I-E分类法,对内在控制源型人是否比外在控制源型人更容易以侵犯行为作出反应进行预测。他们推论,前一种人会把侵犯看成能减少他人攻击自己的一种行为;后一种人会认为自己的行为对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没什么影响,侵犯行为对自己免受攻击没有作用,于是很少用侵犯行为来作出反应。社会学习理论由以班杜拉为代表的学者提出。认为侵犯是通过学习获得和保持的,产生的心理机制主要是强化和模仿。他们还研究了惩罚对侵犯行为学习的影响。1963年在着名的“塑料人玩具”实验中,他们让儿童观看成人(榜样人物)侵犯塑料人:让第一组仅观察侵犯行为;让第二组看侵犯行为受奖励;让第三组看侵犯行为受惩罚。
然后让儿童玩塑料人玩具。结果,第三组儿童虽然没有立即表现出第一、二组儿童那样的侵犯行为,但在适当条件下(如加以鼓励),同样表现出榜样人物的侵犯行为。
班杜拉等人还提出了以他人为榜样的侵犯行为学习中的四个阶段:注意、记忆表征、动作生成和诱发动机。挫折理论是多拉德等人1939年提出的。其要点:侵犯行为是挫折的结果,挫折导致侵犯行为。多拉德等人认为,挫折是对目标作出的反应受到干扰时的状态,遭受挫折的人将直接侵犯挫折来源对象,也可能侵犯替代性目标。
有两种减少侵犯的方式,即转移侵犯性动机和采用发泄法。后来的学者对多拉德等人的理论进行了批评和修改,指出挫折只是引发侵犯行为许多原因中的一种,在下述条件下能促使侵犯行为产生:(1)挫折剧烈,引起愤怒情绪;(2)被知觉为有意的或人为的。